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6日 今天上午,《行風在線》特別版“星期三問城管”聚焦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宋霽作為上線嘉賓,廣泛聽取市民群眾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建議,解答市民群眾訴求,宣傳普及分類知識。市環境衛生發展中心副主任呂永剛、市南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李寧、市北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鄭樹明一同上線。

線上談 宣政策
節目期間,熱心市民通過撥打《行風在線》熱線電話等方式積極參與節目互動,共收到市民反映問題16件,上午10時至11時,上線嘉賓在線答復問題4件,主要涉及分類桶位置不固定、隨意丟棄垃圾、大件垃圾如何處置等方面。
針對居民反映的華陽路社區垃圾分類桶位置不固定問題,上線嘉賓表示部分開放式樓院周邊道路狹窄,由于收運作業不規范造成分類桶擺放位置發生改變。下一步,市北區將協調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盡快選定固定位置并強化管理,確保前端分類投放成效。
針對個別居民在垃圾廂房關閉后隨意丟棄垃圾問題,上線嘉賓表示,會通過加強日常巡檢、做好宣傳勸導、加大執法監督等方式解決;有居民對大件垃圾的處置情況存疑,宋霽副處長從大件垃圾處理方式、流程、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為居民答疑解惑。此外,針對居民普遍關注的生活垃圾怎么細分類、垃圾都去哪兒了等問題,也從國家政策、我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現狀等方面進行了解答。
據了解,2017年以來,我市作為國家46個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緊緊圍繞試點目標任務,在體制機制、體系建設、重點保障和全民動員上精心施策、下苦功夫,努力探索生活垃圾分類“青島打法”。一是突出制度建設,抓牢頂層設計。頒布《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發布分類目錄、設施配置導則等配套標準規范導則,形成較為完備的法治保障體系。二是突出黨建引領,抓牢社會動員。堅持黨建引領,向全市各級黨組織發出倡議,累計80萬名黨員帶頭參加垃圾分類工作。深化宣傳引導,建成16處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打造“垃圾分類、青島有您”宣傳品牌,每月開展主題宣傳行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三是突出流程再造,抓牢體系建設。按照“擴面、規范、提質”的總要求,全面推進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環節體系建設,全市建成區居民小區、公共機構實現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格局。
現場辦 促整改
針對居民反映的市北區璟臺小區垃圾分類設施配置不完善和分類效果差的問題,宋霽在節目結束后立即組織市北區城市管理局、敦化路街道辦事處等來到璟臺小區進行現場督辦處置,督促物業企業切實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職責,及時回應居民垃圾分類需求,加快推進撤桶并點和四分類集中投放桶點建設工作,促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新突破。該小區物業公司表示,將即刻開展居民意見建議征求工作,合理優化完善小區垃圾分類桶點設置,盡快制定大部分居民都能滿意的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工作方案,同時進一步做好溝通、宣傳、告知等工作。

據宋霽介紹,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進入新階段,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新標準,對標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 2021年我市將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全要素提標打造40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道(片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的有效覆蓋;二是完善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機制,加強分類收運過程管理,加速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三是加大社會宣傳,倡導全民化參與,促進習慣養成;四是依靠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探索推進垃圾分類智慧化體系建設,破解垃圾分類難題,提高分類實效。
市城市管理局將以此次《行風在線》特別版“星期三問城管”上線活動為契機,聚焦居民提出的意見建議,舉一反三,認真研究整改措施,堅持標本兼治,著眼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深入推動垃圾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認同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孫慶振)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