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6日訊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吹響“攻堅突破年”的沖鋒號,各鎮街、部門出舉措、抓落實,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鏈條、全要素保障,全區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在中德生態園,由華大基因投資18億元打造的青島華大智造生產基地正在進行基因設備的試生產。作為省市兩級重點項目,該項目聚焦基因測序設備等生命大健康數字化高端裝備研發,填補了山東省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制造領域的空白。開工前,項目曾遭遇施工圖審定方面的難題,對此,中德生態園派出專班跟進,按照西海岸新區推出的施工彈性許可制度,為項目實行“先證后圖”模式,保證了項目順利開工。 “當時我們先拿來一個過程版的圖紙進行審核,后邊又補交了一個完整版的圖紙,但這個過程中,前期審核過程大大縮短,對于我們拿到整體審批手續加快了非常多。” 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執行院長 劉姍姍介紹。
不僅如此,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德生態園還暢通微信群等溝通渠道,隨時隨地與項目方進行對接,協助解決難點、堵點問題。“這個群看似很簡單,實際上是對項目服務過程中的一個便捷通道,我們的相關負責人和分管領導都會在群里,有什么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在群里反映,我們接到信息后,第一時間啟動服務保障工作。” 中德生態園管委綜合協調部負責人 唐華說。
今年上半年,青島華大智造生產基地計劃整體啟用,實現自動化冷庫等多款產品上市,下半年將研發生產超高通量基因測序設備、用于臨床的小型基因測序設備,以及便攜式樣本制備系統,實現配套試劑、芯片等材料的自主研發生產。 “青島智造是集中了華大智造最新發布的多款產品,代表了未來生命醫學儀器發展的一個方向,便于我們發展壯大的政策陸續出臺,支持我們更好地開拓全球市場,聯合全球力量進行相關的研發。” 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 倪鳴告訴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路文輝 胡亞林)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