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志武,華人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馮氏基金講席教授與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原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獲得默頓米勒獎。 2006年,被《華爾街電訊》評為“中國十大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他擔任學術總顧問的系列紀錄片 《華爾街》與《貨幣》,對中國金融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著有“金融的邏輯”系列、“財富的邏輯”系列暢銷書。

親子關系,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涉及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各個方面,但是其中的經濟層面卻鮮少有人提及,陳志武的《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與創富》卻直接聚焦商業家教話題,被譽為“中國家庭的商業私塾教案”。
為什么說創業是一項體驗人生的事業?如何才能通過股權致富?如何才能讓員工心疼公司的錢?借錢花到底好不好?金融生意賺的錢是“好錢”嗎?如何跟親人談錢?該書從孩子看似天真的問題和觀察出發,探討的卻是底層的商業邏輯和商業倫理。父女二人圍繞“如何通過創業快速創造財富,實現成為億萬富翁的夢想”展開對話,一問一答間,父親的商業智慧與女兒強烈的探索欲和成功欲相映成趣。對話內容直擊商業本質,又深入淺出,讀來令人受益匪淺。
要創業致富,必須選擇適合的商業模式。陳志武教授與女兒分析了微軟、星巴克、沃爾瑪、戴爾、常州天合光能、重慶力帆等公司商業模式的創新之處,正是這些創新,使企業在短時間內發展到巨大的規模,創始人也因此積累了億萬財富。在教導女兒如何賺錢的同時,陳志武教授也沒有忘記教導女兒如何區分 “錢的好壞”,作為商人如何區分善惡,以及一個人在擁有財富之后,如何利用財富做一些更具人文關懷的事情。
面對中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新局面,青年一代怎樣才能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怎樣才能練就優秀的商業思維方式和創業致富技能?陳志武教授與女兒的對話是一種很好的示范。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讀罷此書后真誠地寫道:“中國家庭非常需要這樣的商業家教,中國青年非常需要這樣的商業文化熏陶,中國教育非常需要這樣娓娓道來、潤物無聲的現代商業價值觀、現代人生價值觀的澆灌。從這個意義上說,陳教授的著作,是中國新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構件,值得大家珍讀。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