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馮丹(化名)●性別:女 ●年齡:29歲
做家務時婆婆摔傷
一天早上,剛上班我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心里慌慌的,好像有什么事情要發生。好容易捱到了下班時間,手機突然響了。電話里,孫偉慌張地對我說:我媽在家擦玻璃,不小心從椅子上摔下來了,你離家近,你先回去,我隨后就到。我掛了電話就往家里趕。
回到家,看到婆婆一臉痛苦的模樣,我真是又痛又氣。我和孫偉把她送到了醫院,拍片、檢查,結果醫生說是脊椎骨輕微骨折,所幸的是不需要動手術,只要打打針,然后回家臥床休息兩個月就可以了。我真不明白婆婆為什么有福不去享,總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傷愈之后婆婆變了
我正暗自生氣,婆婆卻在病床上叫我:丹丹,媽又給你添麻煩了。別怪媽,我也不是故意找茬兒,只是咱們兩代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我們這輩人勤儉慣了,所以就總看不慣你們。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我的觀念也不一定對,有些事該放手就得放手……這是她第一次和我這樣推心置腹地談話,頓時,我心里好溫暖。
回家后,婆婆按醫囑要在床上躺兩個月,對忙碌慣了的她來說,還真是很不習慣。有時候看著阿姨做事情,她還是會看不慣,不自覺地就要嘮叨。每每此時我就會提醒她,她就會即刻意識到自己又“犯錯”了,馬上就會停止嘮叨。看到她的思路有所轉變,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關鍵時刻幫我大忙
一天上班時,我突然發現一份重要文件找不到了,想到下午開會就要用,我急得渾身冒汗。慌亂中,我想起自己曾經將文件帶回家修改,會不會落在了家里?平時我經常將東西隨手一丟,說實話,這會兒就是讓我自己找,一時半會兒可能都找不到。抱著一線希望,我給阿姨打了電話。
想不到幾分鐘后,阿姨就來電話了,她說文件果然在家里,是婆婆幫我收好的。我不禁一愣,平時我老嫌婆婆嘮嘮叨叨,聽她讓我收拾房間就覺得心煩,想不到關鍵時刻還是她的認真細致幫了我大忙。看來,她的生活經也不是完全沒有益處,到底做事細致認真是對的。
互相理解代溝消除
我忽然明白過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不同,但各有各的優缺點,而且我們的目標都很明確,那就是要把生活過得更好。如果取長補短,互通有無,那日子一定會越過越滋潤。既然婆婆已經接受了我適當放手、享受生活的觀念,那我何不學學她勤儉節約、細致認真的美德?
從此,我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向婆學習做飯和持家,學著學著,就發現其中大有樂趣,業余生活也因此豐富了不少。而我把婆婆耐心細致的作風運用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慢慢地,婆婆再也不說我懶了,偶爾,她還會邀我一起逛街,甚至拉著我們去品嘗新開的飯館。
現在,偶爾有親友上門,我們就給阿姨放一天假,我和婆婆聯手燒一桌好菜。聽到別人夸獎我,她總是得意地說:那當然,我培養的媳婦,可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啊。 (全文完)(文中人物均為化名)(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李慧 木香)
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和婆婆之間的關系怎么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