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部署要求,市南區立足區位優勢,創新學習形式,以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為目標,通過打造群眾身邊的黨史陣地,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全面起勢、奮力突破的姿態迎接建黨100周年。
追尋革命紅色足跡,升級打造黨史學習體驗新路徑。
市南區轄區街道突出紅色基因傳承歷史軸線,全新打造“三點一線”黨建文化長廊,以李慰農公園、八大峽廣場及團島燈塔為三點,以青島近代歷史為線索,以五四運動爆發、青島解放、改革開放、發展成果為主要模塊,利用沿街圍欄、宣傳廣告牌等建成群眾隨時可見可學的紅色陣地。升級打造李慰農公園中國精神、中國夢、青島黨史軌跡以及四德長廊四大版塊,打造青島黨史對外宣傳窗口,鑄造黨員教育實踐課堂。打造八大峽廣場重走長征路陣地,喚醒新時代下的紅色基因,讓廣大市民群眾漫步海岸線的同時,還能感受黨的恩情,傳承革命精神。以“從紅色記憶中走來——長征在路上”為主題,把海岸線和長征有機融合,在廣場沿線跑道上進行“長征在路上”節點布局,等比例還原長征路線,讓群眾走在八大峽廣場的長征路上,了解長征故事,感受先烈精神,激蕩愛國情懷。以團島燈塔精神為引領,打造燈塔紀念館、王炳交勞模創新工作室等重要黨建陣地,讓群眾更好了解燈塔歷史、學習燈塔文化,傳承新時代紅色基因。
突出紅色精神傳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前沿陣地。
市南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地和全區50個社區文明實踐站,策劃推出“回顧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電影公益展播活動,集中開展為期7個月的經典紅色電影展播進機關、進影院、進社區活動,實現周周演、全覆蓋,讓全區黨員群眾在觀影中一起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打破傳統的報告廳講座授課模式,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開設到書店商場、公園廣場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場所,通過沉浸式、互動式學習體驗不斷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和獲得感。轄區街道創新打造“文明實踐活動膠囊”,通過模范故事、紅色家書等活動內容的多元搭配,廣泛播撒紅色種子。依托轄區老將軍、老紅軍、文化名人、道德模范等資源豐富優勢,廣泛挖掘全區紅色資源,通過歌唱、朗誦、快閃、微黨課、主題活動、主題詩會、情景劇表演等形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紅色教育。
著眼陣地功能完善,創新建成“樓宇黨史學習驛站”等紅色學習平臺。
轄區街道整合中鐵中心紅色驛家、“城市之窗”樓宇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紅色資源,在中鐵中心39樓率先建成樓宇黨史學習驛站;在樓宇間巡回展覽“流動黨史宣講館”,讓樓宇黨員廣泛學習了解青島本地的黨史先進人物。策劃建成華文教育“云課堂”直播間,邀請島城名師采取“點單式”服務為海外華文教師和華裔青少年量身定制古詩鑒賞、武術、書畫等“云課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承發揚。充分發揮駐街單位作用,與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聯合舉辦“學雷鋒助殘義賣大集”,并設置專門義賣車廂進行宣傳;聯合橫店影視城共同打造“紅色放映廳”,教育引導黨員群眾在學好百年黨史中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在市民中心,來此辦理業務的人員都可以在3分鐘內到達離自己最近的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欄或顯示屏,“三分鐘黨建學習圈”的打造真正實現送黨史知識到一線。轄區學校創編校本化黨史學習教育讀本,精選內容在校園內建成“慧創城”黨史教育長廊,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向青少年學生展示以“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為主線的黨的歷史發展進程。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