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以來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全省檢察機關堅持“零容忍”態度,重拳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去年1月至今年4月,全省共批捕此類案件犯罪嫌疑人2331人,起訴3913人。

山東檢察機關依法嚴懲嚴重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利犯罪。對以報復社會或泄私憤等目的,選擇弱小兒童為殘害對象實施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的,依法從嚴從重打擊,絕不手軟。對一起當街砍殺無辜兒童的案件,檢察機關及時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依法提起公訴,法院判處被告人死刑。
去年以來,全省審查起訴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占46.8%。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的重大惡性犯罪案件,省檢察院掛牌督辦12件,加強跟蹤指導,嚴把證據審查、事實認定、法律適用關,尤其對罪行嚴重、影響惡劣的,即使認罪認罰也堅持慎用從寬處理。對老師、校車司機、學校工作人員等利用工作便利,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議適用從業禁止29人。
據了解,山東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既注重保護罪錯未成年人利益,為他們創造重返社會的機會,又努力修復給未成年被害人造成的傷害,使其走出人生陰霾。去年以來經綜合考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會調查、監護幫教條件、社會危險性、犯罪情節等因素,依法批捕822人、起訴1180人,決定不捕584人、不訴597人。未成年人桑某某,疫情期間以售賣口罩為由詐騙近80萬元,擾亂疫情防控秩序,性質惡劣,在社會調查基礎上,依法對其批捕、起訴,被最高檢評為“未成年人涉疫情典型案例”。用好附條件不起訴這個未成年人“專屬”程序,對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依法積極適用附條件不起訴,通過考察幫教,促使真誠認罪悔罪,達到教育挽救目的。我省附條件不起訴適用率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去年以來共適用附條件不起訴891人,并會同司法社工、社會觀護基地、公益組織等,定期考察教育,實施跟蹤幫教,50人順利考上大學。
此外,山東檢察機關以“兩項制度”為抓手,社會保護推出新舉措。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由檢察機關牽頭推動并被《未成年人保護法》上升到立法層面,對從源頭上減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發生、破解案件發現難、報案不及時等有重要意義。去年以來,全省通過強制報告制度獲取線索35個,有19件已立案辦理,發現相關部門怠于履職問題20個。各地督促相關部門對2630所學校、教育培訓機構的10萬余名教職員工進行了違法犯罪記錄查詢,發現問題人員279名,將“大灰狼”堵在校園之外。(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媛媛 濟南報道)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