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孫文博最近很忙。作為青島能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自從上周公司發布了一款病毒殺滅凈化機產品,就有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
這是一款可以基于光電催化進行殺毒滅菌的凈化儀,出自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系主任李春虎的研究室,是他30多年科研成果的“出口”。
圖為李春虎(右一)和學生在研究室。
企業“找上門”,他帶著需求搞研發
今年春天,李春虎接到了老鄉的電話:“您在凈化除菌領域有多年的經驗,能不能研發一款殺菌滅毒凈化儀?”
提出這樣的需求不算“貿然”,因為這位老鄉與李春虎有過合作,深知他從事同水、氣體及能源化工品相關的催化凈化研究已有30余年,成果豐碩。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擔任過聯合國核查化學武器專家組成員,李春虎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包括國家“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新技術研究項目(863)以及國家重大基礎規劃研究項目(973)等在內的多項研究。
計劃迅速成型,李春虎依托中國海洋大學與青島能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委托李春虎進行凈化儀的研發工作。“其實對我來說,技術已經成熟,不算難點,重點是要在短時間內把技術成果落地,轉化成可以應用的產品。”李春虎告訴記者。
在疫情防控最為嚴峻的時候,召集團隊集體研究不現實。李春虎“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獨自在實驗室里進行了一個多月的“閉門”研究。這期間,為了降低疫情防控的風險,他盡量減少出門的頻率,吃住幾乎都在實驗室,終于在4月20日拿出了兩套原理機。
這兩套原理機在廣州中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通過了“考試”:60分鐘內,機器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清除率達到94.64%,對白色葡萄球菌的清除率更是大于99.99%。
隨后,青島能鏈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樣機生產和加工,一臺完善的細菌病毒殺滅凈化機由此誕生。
圖為冠狀病毒殺滅凈化機。
光電催化,穿透病毒“外殼”
市面上做類似儀器的不在少數。李春虎研發的儀器有什么“秘密武器”?答案是光電催化技術。
光催化技術被喻為 21 世紀的“夢想工廠”。與傳統的殺毒技術相比,這種技術不需要添加其它催化劑,通過“等離子UV燈+納米光催化”的手段,就可以實現環保、安全的殺菌效果。
李春虎介告訴記者,所有病毒都含有DNA或RNA。在這臺凈化設備中,能發出254nm波長的等離子UV燈發射的紫外線與光催化劑反應產生的超氧自由基與羥基自由基,能穿透病毒和微生物的“外殼”,降解其DNA并改變其遺傳物質,從而達到滅菌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對病毒和微生物以非化學方式進行破壞,并使其不能繁殖。”李春虎告訴記者,目前,使用這臺設備,大腸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結核桿菌、炭疽桿菌、肉瘤桿菌、痢疾桿菌、霍亂桿菌、葡萄酒菌等細菌在1秒內可以全部殺死;乙肝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在0.8秒可全部殺滅;此外,對于霉菌孢子及對小球藻、綠藻、藍綠藻等水藻類也都實現殺滅效果。
李春虎補充道,等離子UV燈壽命長達80000小時,是普通紫外燈的10倍以上,一個UV燈燈的光催化效率相當于常規紫外燈30- 40個,不僅能節約電能,還極大提高了納米光催化劑效率,減少了納米光催化劑裝填和設備占用空間;此外,凈化機添加的水噴淋技術,也與光電催化技術相輔相成,確保了殺菌的成效。
技術模塊化組合,覆蓋廢氣、廢水處理需求
對李春虎來說,這不是光電催化技術的第一次應用。通過對光催化、電催化和磁強化技術這些技術模塊的疊加,李春虎早已實現了對惡臭、有毒、有害廢氣與難降解有機污染物高廢水的處理,為化工、制藥、冶金以及橡膠等工業中的各種“環保疾病”進行“把脈診治”、提供系統性整體解決方案。
“這些技術已先后為中石油海外開采、青島中車四方洗車廢水治理、山西長治潞安太陽能科技廢氣處理,以及寧夏博宇焦鐵集團、山東勝利油田勝動機械集團和齊魯制藥等單位進行了廢氣處理。”李春虎自豪地說。
這些技術像一塊塊積木,通過組拼成不同形狀,可以廣泛用于化工、制藥、食品、水產養殖、能源、冶金、餐飲、船舶等行業的各種工業廢氣和廢水的無害化處理。可以說,有廢氣廢水處理需求的行業,就可以有光電催化凈化技術的“身影。而這次的疫情,讓張春虎的技術成果在民生領域也有了“用武之地”。
孫文博告訴記者,這款凈化儀發布以來,公司已經收到了過千萬元的訂單。下一步,針對不同人群和場所的需要,凈化儀還將“進化”出各種形式:有個人便攜和家庭使用的產品,也有餐館、理發店、賓館、理療館等商業和辦公場所的產品,更有針對醫院、監獄、傳染病房、海上平臺等特殊場所的改良。“我們還可以通過與中央空調等設備的組合,將光電催化殺毒滅菌的解決方案‘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孫文博說。(青報全媒體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