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日訊 “在當前全球仍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嘉賓齊聚在美麗的青島,共同探討‘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意義非同尋常。”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首場全體大會上表示。

于學軍說,抗疫讓全球深刻體會到,健康是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而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民健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作為新時期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的要求。“‘健康中國’的建設不僅是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實現全面小康乃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政府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大舉措。”于學軍說。
于學軍介紹,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中國”行動所確定的涉及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和保障、健康環境以及健康產業等五個方面等13項主要指標,已經基本實現了2020年的階段性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健康基礎。
為進一步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于學軍認為,我國應針對這次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暴露的短板和弱項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應對能力和水平,按照更高的標準,堅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完善國民健康的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的防護網,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全面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對此,于學軍建議,各國要構建強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做好足夠的準備,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公共衛生危機;要發揮世界衛生組織的作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全面提高全球衛生治理能力。他還表示,中國愿與各國同舟共濟、團結合作,分享疫情防控和救治經驗,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中國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