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3日訊 今天上午,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實現全民健康—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在青島舉行。觀海新聞記者從論壇獲悉,近年來,青島加速推進生態健康城市建設,健康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全市規模以上醫藥醫療器械企業57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30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品種15個,青島日益成為國家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產基地。2020年,青島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595.62億元。
山海之間,靈秀壯美的青島生態環境優越,有著無與倫比的自然資源稟賦,從傳承百年的青島大學醫學院到藍圖逐步落實的康復大學,再到近年發展如火如荼的康養產業,青島向世界展示了她深厚的醫、教、康、養歷史底蘊以及蓬勃的健康產業發展動力。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杜維平說,近年來,青島以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目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青島行動,市民人均期望壽命81.43歲,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全市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531家,其中三級醫院28家。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6.4張、執業(助理)醫師3.94人、注冊護士4.25人。現有養老機構284家,養老床位5.5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近2.5萬張。
近年來,青島不斷優化健康產業布局。將健康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未來產業之一,成立了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的健康產業專班,圍繞重大項目推進、重點園區建設、產業集群培育等方面,推動康養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去年,青島研究出臺了《青島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焦現代醫療、健康管理與促進、老齡健康等領域,確定了20項攻堅任務,推動建設覆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養老產業體系。
青島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青島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運作,加快推進康養產業重點項目、園區建設。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清華大學附屬青島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二期等總投資近300億元的21個重點醫療機構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建成后將新增床位1.78萬張。膠州康養藝術園區、城陽泰和醫養中心、西海岸佳諾華國際醫養健康小鎮等12個社會投資的健康養老產業項目正按計劃加快建設。
青島積極培育健康服務新模式,加快發展智慧醫療服務,青大附院等41家醫療機構獲得互聯網醫院牌照,190家醫療機構納入了省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先后建立了智慧血液網管理平臺、智慧疫苗網管理平臺、96120互聯網+非急救轉運社會化服務平臺。深入推進“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出臺了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政策措施,12個托育項目成功申報國家試點;在全國率先實施社會化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建成六種模式醫養結合機構877個。
青島充分鼓勵科技創新研發。當前,青島正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打造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鼓勵企業建設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出臺了“青創十條”鼓勵創業政策,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在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青島走在了全國前列,青島正充分發揮數字牽引作用,加快建設數字青島、智慧城市。
青島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借助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家戰略,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加快中日韓消費專區、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市衛健委與藤田醫科大學、歐力士集團、葵花控股集團、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等日本知名機構和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將在醫學康復、健康養老等領域開展合作。
新冠疫情暴發凸顯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國際醫療合作交流的浪潮,必將繼往開來地滾滾向前。杜維平說,青島愿以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為契機,加強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各方交流合作,積極構建生態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事業、健康產業共同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