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詠史劇《百煉成鋼》6月3日官宣,6月13日起,該劇即將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每晚播出,歷史名場面、沉浸式音樂、年輕態陣容的全新碰撞引燃了眾多網友期待:“七一檔必約劇”鎖了!

觸“境”生情,探索“以歌詠史”新路徑
早在創作之初,《百煉成鋼》就明確了“煉鋼”主題——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打開方式,在歷史人物、事件與年輕觀眾之間,建立“零時差”的同頻共振。由此,《百煉成鋼》一反線性敘事的常規操作,以音樂為媒,圍繞《國際歌》《歌唱祖國》等八首歌曲構建八大版塊,且版塊之間以獨創的“情境”段落作為卡點,順暢銜接,起承轉合。

今日,《百煉成鋼》率先曝光首個“情境”段落,在高亢雄渾的《國際歌》中,聲入人心男團與毛澤東(王雷 飾)、周恩來(夏德俊 飾)、李大釗(汪涵 飾)、瞿秋白(陳曉 飾)、陳獨秀(劉威 飾)、陳望道(何晟銘 飾)、陳延年(董力 飾)等革命先輩跨時空“合體”。這是一場時空交錯的同框,也是歷史人物和當代新青年的一次深情對話和震撼心靈的碰撞,真切傳達了“經霜歷雪,盛世如盼”的美好寓意。

除了《國際歌》,《百煉成鋼》其余“情境”段落還包括《黃河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為希望祝酒》《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等,它們均為單獨策劃、獨立拍攝,甚至在常規劇情之外另選取景地,以一首歌的時間,綜合運用閃回、獨白、劇中劇、歌舞等“強表現主義”手法,在串聯不同時空的同時,將觀眾的共鳴情緒推向高潮,自然引出下一版塊。

獨家“廣角”,縱覽百年黨史風雨路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覺醒、革命、建設、改革到走向復興,《百煉成鋼》聚焦黨的風云百年,完整解碼黨的精神譜系,嘗試將紅船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糅進劇情,刻進脈絡,這在電視熒幕上還是首次。
在最新曝光的一組海報中,八大版塊、八個時期、八十余個角色集體亮相,從革命先驅、偉人領袖,到以音樂為武器的人民藝術家,從踐行“我愿以身許國”的時代楷模、功勛科學家,到奮戰在扶貧一線的青年干部,巍巍百年長卷,洪流浩蕩,氣韻恢弘。

重大題材、立意深遠、力行創新。《百煉成鋼》獲國家廣電總局指導,也是湖南省廣播電視局重點支持劇目。導演毛衛寧表示:“《百煉成鋼》并不是歷史名場面的簡單堆砌,而是聚焦于每一位黨員是怎么煉成的,如果每個人物的成長線都是豐滿的、立體的、有血有肉的,對于觀眾來說,就會更有情感共鳴。”正如張新成此次飾演焦裕祿書記,觀眾看到的,將是他上淮海戰場送過糧、在哈工大念過書、在機器廠當過工人,最后將自己的生命燃盡在蘭考的大半生軌跡,也就是“焦裕祿精神”怎樣誕生、如何在所到之處發光發熱,以及后來人如何接力、傳承的過程。

《百煉成鋼》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總出品,湖南衛視、芒果超媒、快樂陽光榮譽出品,金色光芒、芒果影視攝制出品。6月13日晚,該劇首個版塊《國際歌》將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與觀眾見面,芒果TV、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24點全網播出。(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