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4日訊 生態水系建設是城市文明建設重要的內容之一,李村河是青島市區最大的水系,也是市區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河道的疏浚不僅關系到周邊群眾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也是平穩度汛的重要保障之一。為改善李村河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保障汛期平穩度汛,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數。李滄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進會后,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迅速行動,不折不扣地抓好創城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針對河道日常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對癥施藥,對李村河上游和中游等重點區域開展了河道清淤治理工作。

今天上午,觀海新聞記者來到李村河中游京口路至向陽路段。在排空河水的河道內,記者看到兩臺挖掘機和數名工人正在進行河道清淤作業。
“這次清淤主要是李村河中游京口路附近大約600米長的河段范圍,我們以機械清淤為主,人工輔助,每天能清理40-50立方米的淤泥,預計6月15日前就能完成這一段的清淤工作。”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河道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高展告訴記者,本次清淤工作前期采用袋裝砂土疊筑圍堰擋住上游來水并采用抽水機進行晝夜強排,同時下游打開泄水口放水,清淤范圍內水排干后,人工配合挖掘機進場清理淤泥并集中裝車外運。

記者了解到,由于河底未進行鋪裝硬化和近年來河水富營養化的影響,漸漸造成了該河段的淤泥堆積從而導致水流不暢,而水流不暢又加重了淤泥堆積的惡性循環。為增強河道自我調節的功能,在此次清淤過程中,在清理表層含水量較高的淤泥,保留河道底部的黏土層,清淤完成后將于6月底前在水底增種水生植物,構建良好的水系生態。此外,結合生態補水工程,李村河下游污水處理后的再生水將向上游補給,減輕水體自凈的負擔,改善河道水環境質量。
據介紹,李滄區李村河合川路橋河段、李村河賓川路河段、金水河廣水路河段、大村河曉翁村河段已全部完成清淤工作。期間共出動挖掘機52臺次,吊車18臺次,人員235人次,自卸車與吸污車若干臺次,共清淤約3500立方米。下一步,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將繼續對照文明城市測評標準體系,徹查短板弱項,找差距明不足,動真碰硬、真抓實干,通過創建工作,切實讓居民群眾看到顯著變化,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實習生 徐鋒)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