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5日訊 “青島山上散落著許多戰爭遺跡,這些殘存的建筑因為沒有標志介紹,游人很難知曉它的功能和歷史。”近日,有網友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青島山上殘存的戰爭遺跡設置詳細的標志牌,讓市民了解這些遺跡背后的故事。

山頭上散落的遺跡沒有任何標識。
據“觀海網友UV”介紹,近年來,有關部門在青島山修建了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并對原德軍地下指揮部進行修繕。但是,除了主要遺址工事外,青島山上仍散落著許多戰爭遺址。這些遺址有的幾乎被土石掩埋,有的因為自然風化已成殘垣斷壁,有的射擊孔、觀察孔、通道仍清晰可辨……。但這些遺址上都沒有標志牌來介紹它們的功能和背景,容易讓不知情的游客誤以為只是山頭上的建筑廢墟,影響青島山整體形象。

碉堡的外形依稀可見。
近日,根據該網友提供的線索,記者在青島山找到了幾處殘存的戰爭遺跡。其中,在俾斯麥北炮臺北側半山腰上,有一處建筑整體保存比較完好。建筑朝北一側呈半圓形,南側呈方形,且仍保留有入口。建筑五六米外就是登山路,不時有市民往來。記者詢問一名市民該建筑的來歷,對方表示只知道是個軍事遺跡,但具體做什么用的就不知道了。由于沒有標志牌,對于這處建筑的作用或歷史,只能靠猜測。

殘垣斷壁。
在俾斯麥北炮臺南側,有一處低于地面的建筑群。東側山體部分為混凝土結構,西側殘留著幾面由碎石或磚頭砌成的墻,現場堆積著不少樹枝、碎石等各種雜物。周圍還有很多暗道,入口處都被石頭封堵住。

一處類似觀察哨基座的建筑。
“這里應該是地下工事的入口,已經廢棄。”家住紅島路的吳先生表示,像這樣的戰爭遺跡在青島山上還有不少,它們當中有暗堡、壕溝坑道、房屋斷墻、房基石等構件。但具體建造年代、功能,還需要專家考究。

一個入口被用石頭封死。
記者將網友反映的建議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轉辦至青島山炮臺管理單位。對方表示,近期,他們將組織專家對山上的遺跡進行摸排,考證其年代和功能,并設置標志牌進行介紹。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