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在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過程中,市南區針對轄區3000余處開放式居民樓院存在的衛生臟亂差、停車難、私搭亂建、圈占綠化帶、亂堆亂放等問題,對癥施藥。一方面以各街道和城管執法中隊為主要力量,清除開放式樓院中亂堆亂放垃圾、私搭亂建建筑,恢復被圈占的綠化植被,為居民營造潔凈的生活空間。另一方面,配套實施老舊樓院改造,加強樓院亮化美化、增加停車泊位。為實現長效治理,市南區還根據居民意愿封閉樓院,引入物業管理,同步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城市管理機制改革,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增強居民生活便利度。

市南區金門路街道逍遙花園小區是建成于2000年的開放式小區,小區內共有43棟居民樓、1652戶居民,是今年市區內整治面積最大的一處老舊樓院。記者在整治現場看到,該小區1-38號樓的私建飄窗、私設吊籠等樓座外立面違建已經完成拆除工作,1-26號樓的樓頂違建已經完成拆除。

“小區已經投入使用20年了,樓座外立面的違建數量多,個別樓座違建、構筑物覆蓋率高達60%?!苯痖T路街道逍遙社區黨委書記羅強告訴記者,由于問題非常普遍,整改之前,僅大規模入戶動員就開展了3輪。為了讓拆違更加人性化,針對違建拆除中出現的屋頂破損、墻壁殘缺等問題,街道提前安排設計單位與居民溝通,拆違與房屋修復同步進行,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屋頂違建是違建治理中的“硬骨頭”。為徹底整治逍遙花園小區的屋頂違建頑疾,街道利用“無人機”開展高空巡查,精確定位取證,“蜘蛛人”搭載塔吊,穩步清理拆除,確保發現一處、拆除一處、清理一處。
開放式樓院整治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度。金門路街道副主任劉慶軍介紹,逍遙花園小區建成年代早,路燈、停車位等配套設施嚴重不足,街道便將違建治理與老舊小區改造有機結合,為小區內增設路燈、拓寬道路、增加停車泊位、粉刷樓內外墻壁、整修街心花園,同時,還為小區做外墻保溫、根據居民意愿增設電梯等?!盀榱碎L效保持此輪整改成果,街道正組織小區居民籌建業委會,后續將把小區劃成3個片區,由居民自選物業公司進行封閉式管理,這樣可以杜絕外來車輛占車位的現象,極大地解決居民最頭疼的民生問題?!眲c軍告訴記者,預計該小區的整治工作將于9月份完成。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南區已整治老舊樓院2500余處。針對開放式樓院公共區域、背街小巷、市政道路保潔標準不統一而導致的三不管地界“踢皮球”現象,市南區整合城市管理系統國有企業(市政、環衛、綠化公司)為集團公司,承擔全區城市管理行業工作,對全區3253個開放式居民樓院及甬道進行精細化保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王 萌)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