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陽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五送”文明實踐主題活動。
在聆聽宣講員進行黨史宣講的同時,觀眾們還可以戴上VR眼鏡“穿越”到一個全新的歷史時空,回眸遵義會議等重大歷史事件,近距離感受紅色精神,汲取紅色力量。這是日前城陽區開展建黨百年·“聲”動宣講——文明實踐百場宣講活動中的場景。
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貼近群眾、深入群眾的陣地優勢,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凝聚志愿服務力量,延伸黨史學習教育觸角,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激發奮斗情懷、倡導文明新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逐步走深走實。
發揮陣地優勢,首先要整合各文明實踐陣地資源,打造一體化黨史學習教育平臺載體。為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宣講志愿服務隊伍宣講作用,市文明辦聯合市委講師團,發布《2021年青島宣講自助菜單》,含400多節宣講內容,群眾可自助點單,全市各級文明實踐宣講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志愿宣講1000余場(次)。同時,在全市推廣“文化串門”“莊戶學院”等文明實踐典型做法,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送到基層一線、送到田間地頭。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開設到書店商場、公園廣場,沉浸式、互動式學習體驗極大提升了群眾參與度。
李滄區黨史學習教育黨校宣講團以“百家社區講黨課”為切入點,采用“走出去”的模式,在各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宣講,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西海岸新區瑯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大聲喊出我愛你”紅色經典誦讀、“中國夢·新時代·跟黨走”宣講比賽、“黨在我心中”建黨100周年征文等活動,讓黨史知識入心入腦,激發奮進力量。新區夏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藝志愿者組成宣講小分隊,走街串巷,把黨史故事編寫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小戲小品,引導廣大基層群眾在聽中學、在學中悟、在悟中記。
隨著陣地的不斷豐富,更具特色、更貼民情的志愿服務活動成為“為群眾辦實事”的有力抓手。圍繞“為群眾辦實事”,我市下發《在全市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的通知》,號召全市400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圍繞“溫情社區”“平安青島”“文明新風”等8大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全市第二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創益大賽,指導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策劃紅色宣講、扶弱助困、恤老愛幼等志愿服務項目,收到參賽項目260余個,目前已完成初賽、線上展示、復賽等環節,下一步將對30個入圍項目進行培訓、孵化、扶持,常態化、項目化推進為群眾辦實事工作。
“過馬路,走斑馬線才安全!”“非機動車請走非機動車道。”……近期,即墨區城區多個主次干道的十字路口多了一群身穿紅馬甲、手持文明勸導旗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他們面帶微笑勸導行人、車輛遵守交通秩序,成為街頭一道亮麗風景。據了解,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助推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切實發揮志愿者在社會治理中“神經末梢”的作用,即墨區組織各級文明單位一萬多名志愿者,從6月2日開始,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主動協助執勤交警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亂穿馬路、闖紅燈、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維護公共秩序。
與此同時,聚焦為群眾辦實事,青島還啟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文明實踐暖民心”實踐活動。通過民生需求調研、文明實踐共建、文化公益惠民和志愿服務關愛等活動,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鄉社區和各類社會組織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伍,動員廣大黨員常態化參與志愿服務,帶動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共同行動,聚焦身邊人身邊事,多做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的好事,做到哪里群眾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琪琪)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