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ICU”救援直升機青島造

閻錕醫生介紹H135醫療救援直升機。
為期四天的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屆全球健康博覽會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開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領域專家學者齊聚青島共商發展。在博覽會上,青島制造的“空中ICU”H135醫療救援直升機首次亮相,便成為青島在全國乃至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張新名片,將助力全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建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直升機搶救設備一應俱全
醫療救援直升機具備高速高效、機動靈活、受地理空間限制少等特點,可為實現“黃金一小時”救援爭取時間,有效提高患者獲救率。此次參展的空客H135醫療構型救援直升機,在全球醫療救援直升機市場份額中占比超過四分之一,該機型可搭載2名飛行員和6名乘客,最大起飛重量2980kg,最大航速259km/h,最遠航程611km,最高飛行海拔6095m,配備了除顫監護儀、呼吸機、擔架、氧氣瓶、輸液泵等專業醫療救援設備設施,是名副其實的“空中ICU”。
此次參展的H135直升機由空客直升機青島總裝線生產。這一總裝線是空客公司設立歐洲以外唯一一條H135直升機總裝線。該項目在中德兩國總理兩次見簽下順利落地,2019年4月正式投產,目前已經生產交付16架。
作為國家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青島致力于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培育通用航空生態,全力打造通用航空公共服務“青島模式”。 2020年4月,青島市急救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部署2架H135醫療救援直升機,先行先試開展航空醫療救援救護,已成功完成8例航空醫療救援救護,搭建了一條救治重大交通事故或危重癥患者的空中生命通道。
跨越青煙挽救心衰患者
去年9月,H135醫療構型救援直升機穩穩地降落在中心停機坪上,飛機內轉運的是來自220公里外煙臺毓璜頂醫院的一名心衰病人。直升機停穩后,早已在現場等候的工作人員將患者接下,由96120非急救轉運車輛接力送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的ICU病房。這位患者因反復心梗后嚴重心衰,帶有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儀器和呼吸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經反復多次搶救后病情仍然非常危重。經北京阜外醫院、上海華山醫院等國內多家知名三甲醫院的心內科、危重癥科、呼吸內科、感染科專家會診指導,仍不見好轉。家屬決定轉診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進一步診治。由于煙臺至青島的地面轉運需要將近3個小時,患者無法承受如此長時間轉運,航空醫療救護成為最佳選擇。接到病人家屬求救后,青島市急救中心與青島市96120非急救轉運平臺、齊魯華通、中信海直、煙臺毓璜頂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青島)等多家單位協作,通過直升機轉運患者。從煙臺起飛,僅用50分鐘便把患者安全送達了青島。青島急救中心的急救醫生閻錕告訴記者,和之前的機型相比,H135醫療構型救援直升機在降噪方面表現出色,艙內空間更高了,為患者和急救人員提供更為便捷、舒適的急救轉運空間。
五市攜手織密空中救護網
日前,半島航空醫療救援聯盟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會上,山東齊魯華通航空有限公司、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康鴻優護送健康服務有限公司正式加入半島航空醫療救援聯盟。青島、日照、濰坊、煙臺、威海五地市急救中心現場簽訂膠東經濟圈航空急救一體化發展協議,正式啟動五地市航空醫療救援聯動項目。
據悉,2017年,青島市率先在省內牽頭成立半島航空醫療救援聯盟,積極發揮聯盟專業引領作用,為醫療、通航、急救等機構、組織正式搭建起航空醫療救援領域的合作平臺。本次會議的召開,特別是膠東經濟圈航空急救一體化發展協議的正式簽訂,標志著半島區域航空醫療救援工作迎來了“新的里程碑”。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
責任編輯:張慕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