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6月8日
有的小區破損嚴重道路整修后平整通暢,周邊垃圾堆得到了清理;有的小區仍然存在圈地搭違建等問題——
垃圾傾倒“立查改”,拆違整治“還得等”

■南苑新區小區南側空地上的垃圾已被清理,并覆蓋了密目網。

■蘭考路小區公共空間被圈占存放雜物、搭設違建。
近日,本報記者繼續對青島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調度會上曝光問題以及市民投訴問題進行實地探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調度會中曝光的一些具體問題已經得到整改,但一些同類問題仍然存在,引發市民吐槽。
廣大市民如發現身邊的臟亂差或不文明行為,可以繼續登錄觀海新聞客戶端或發郵件至qdrbyljdb@163.com反映。本報將選擇刊發,并轉交相關部門整改。
●整路面清垃圾,小區環境“大變樣”
平度市南苑新區小區周邊道路坑洼不平、垃圾堆放問題缺乏管理,一直是市民投訴的熱點。問題在調度會上曝光后,鳳臺街道會同同和街道對問題進行了整改,市民反映稱“環境大變樣了”。
6月2日,記者現場回訪發現,南苑新區小區周邊道路坑洼、垃圾堆放的情況已經得到整改。曾經坑洼不平的道路被鋪上了一層瀝青渣,路面平整通暢,之前居民樓院旁邊堆放的垃圾也已被清理干凈,小區周邊環境明顯改善。

記者從平度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南苑新區小區對面的道路原為水泥路,因車輛碾壓,道路破損嚴重。調度會上曝光相關問題后,同和街道鎮村建設服務中心立即安排施工人員對坑洼道路進行了整修,以方便車輛通行?!拔覀冊诼访驿佋O瀝青渣整平壓實,目前,原來的坑洼路段已基本平整,下雨也不會積水泥濘了?!蓖徒值拦ぷ魅藛T表示,“因為此處區域有拆遷計劃,下一步將實施開發建設,所以我們采取了瀝青渣墊鋪道路的方案,整修后的道路能夠滿足現有的通行需求?!?/p>
鳳臺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苑新區小區南側是一片開發商遺留的空地,因管理不到位,出現渣土和生活垃圾堆放問題。問題曝光后,鳳臺街道環衛園林管理所派出20多名保潔人員,對小區周邊的垃圾雜物進行了撿拾和清理;同時,調集挖掘機、鏟車和清運車輛,對小區周邊的土堆進行了全面清理,共計清運垃圾渣土350余立方米。


“為了防止亂傾倒現象再次發生,鳳臺街道給小區南側的空地安裝了70余米圍擋,并加裝了門鎖,為防止裸露土地揚塵,空地表面還覆蓋了2700余平方米的防塵網?!兵P臺街道工作人員說,下一步,鳳臺街道將建立長效機制,安排執法、環衛、社區等工作人員及時對小區周邊進行巡查,做到立查立改,防止問題反彈。
小區周邊環境的改變獲得了居民的認可?!敖涍^這次整治,道路平整不積水了,從樓上的窗戶向外看也沒有垃圾了。小區的周邊環境變得更好,我們居民住在這里也舒心。”一位小區居民對整改結果非常滿意。
●亂圈地搭違建,居民投訴“等”整治
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是調度會上曝光的重點問題之一,近來,此類問題仍是市民投訴熱點。家住市北區蘭考路小區的孫女士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該居民樓院存在大量圈占公共空間建違法房、亂堆亂放雜物、種菜的現象。
6月4日,記者來到洛陽路18號甲的蘭考路小區,該居民區是一個開放式老小區,共有6棟居民樓。樓院西側是沿蘭考路建設的口袋公園,穿過口袋公園就能直接進入蘭考路小區。在6號居民樓下,一個涼亭爬滿青藤,遠遠看去亭內蔭涼宜人。但記者走近看到,涼亭周圍被人捆綁上廢舊彈簧,圈成了一個半封閉空間,涼亭座椅上還存放了廢舊輪胎等雜物。記者留意到,涼亭外側至6號樓之間近百平方米的空地,被人占用種上茄子、小白菜等各種蔬菜。
涼亭圈上廢舊彈簧
“這個涼亭以前是樓院居民茶余飯后聊天的地方,兩三年前,涼亭旁邊的居民將涼亭周邊的空地圈占成自家小院,之后連涼亭座椅上都堆上雜物?!本用駥O女士說,“三年前,老舊樓院改造,蘭考路小區地面全部硬化鋪設了透水磚,樓院環境煥然一新。但之后有住在一樓的住戶在自家門前、窗前圈占空地,搭建違法建筑、種菜、堆放雜物,由于居民投訴后主管部門沒能及時制止,其他住戶紛紛效仿,導致現在所有居民樓下都被個人圈占。”

樓院圈地種菜
記者隨后在3號樓南側看到,樓前鋪著地磚的長約五六十米空地多半被圈占成菜地,這些菜地大小各異,分別使用廢舊地板、碎木條、竹竿、樹枝扎成圍欄。在4號樓南側,大約五六百平方米的公共空地被人用廢舊門板、鐵絲網分割成各自小院,院子里建起雜亂無章的違法建筑,并堆放了塑料桶、碎木頭、舊鍋灶等各種雜物。
圈地搭建違法建筑
6月4日下午,記者以居民身份撥打洛陽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電話,反映蘭考路小區違法建筑和圈地亂堆亂放的問題。“我把你反映的問題記錄下來,向上級領導匯報,你也可以把這個問題反映給社區?!本C合執法中隊一名工作人員說。隨后,記者又撥通商丘路社區電話反映同樣問題?!疤m考路小區確實存在違建和圈地的問題,但社區沒有執法權,你反映的問題還需上報給街道綜合執法中隊處理。”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社區之前已將此問題上報給街道,但何時拆違整治,還得“再等等”。
記者點評
“點”“面”結合
實現主動治理
道路的坑洼不平、路旁的垃圾堆放、小區的圈地搭違建……這些問題是城市管理中的“頑癥”,一經曝光后,通常能得到迅速整改,然而,同屬此類“頑癥”的問題仍在城市里屢見不鮮。
這些問題之所以被稱為城市治理中的“頑癥”,就是因為其存在反復性、易發性,就是因為往往不是個別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規律性,有的是舊問題、老毛病,有的是新問題、新表現。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一次曝光帶動一片治理……接到市民投訴后,“接訴即辦”既要就事論事、一事一議,更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如果僅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難免“按下葫蘆浮起瓢”。
打破這種被動局面,相關部門理應善于順藤摸瓜、追本溯源,將曝光的“點”與問題的“面”相結合,從個案問題中找出共性問題,發現癥結、理順機制,推動問題得到全面有效解決,最終實現“接訴即辦”與主動治理的良性循環,從而推動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吐槽吧·問題鏈接
市民張女士留言反映:市北區永樂小區內車輛亂停放現象嚴重,車輛停在人行道上,阻礙居民通行。希望小區物業加強管理,在人行道上安裝隔離墩,防止機動車開上人行道。
市民張先生留言反映:平度市錦廈新城二期小區為封閉式小區,但晚上北門可以隨意出入,經常有外來人員在小區張貼小廣告,導致樓道墻面臟亂。希望物業盡快清理小廣告,加強封閉管理。
市民孫先生留言反映:李滄區藍山灣三期小區北門外的消防通道經常有車輛亂停車,僅留下寬約兩米的空間,如遇火險,消防車很難駛入,存在安全隱患。
市民韓先生留言反映:城陽區后韓南社區周邊安置房區域有大量游商浮販占路經營,商販在路邊搭建違法房,導致附近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希望主管部門加強管理,營造良好城市環境。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