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8日訊 日前,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發出全省第一張建筑業企業資質電子證書。這張電子證照是市行政審批局應用PRA+AI軟件機器人的具體表現,智能自動識別二維碼,同步讀取照面信息,推送生成電子證照的同時與工商系統數據自動匹配,確認信息無誤后納入電子證照庫統一管理,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青島行政審批服務工作中已全面開展試點。
企業展示全省首張建筑業企業資質電子證書。
為進一步優化提升智能化服務平臺,持續推進“一網通辦”改革,切實提高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打造審管無縫銜接、審批過程協同高效的運行機制,市行政審批局探索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便民服務中,嘗試更高效精準、安全可控、靈活創新的技術方案。
在使用了RPA+AI技術后,可使審批效率大幅提升。市行政審批局平臺管理處處長楊興梅介紹,以往工作人員需橫跨多個系統,將多達23項的照面數據復制下來并錄入到新系統,錄入后還需核對數據準確性,每筆辦件錄入需耗時5到10分鐘。應用RPA軟件技術后,單個事項錄入時間不超過20秒,大幅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升工作效率。
業務管理更加規范。運用RPA技術,可初步實現部門業務專網到政務服務網數據的統一匯聚,使業務事項辦理得到統一監管,使政務服務業務數據管理更為便利。同時,RPA自動獲取并提交錄入業務數據實時性和準確率更高,有效避免數據錄入錯誤導致的辦事延期及群眾重復跑路等情況,縮短辦理流程,提高辦件效率。
下一步,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將借助“RPA+AI”技術,打造“政務服務數據交換一體化中臺”,打造“智慧數據擺渡車”“智慧政務連接器”。政務服務信息通過綜合窗口收集之后,各級委辦局在子系統中進行審批時,通過政務服務數據交換一體化中臺,以“擺渡車”等方式從其他部門網站或業務系統中獲取數據,自動采集、識別,即可簡單快捷地實現信息共享,并將政務服務的前后臺業務流程集合成了一體,提供更加“智能”的政務服務,提升市民滿意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