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事關重大。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既是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長久安全的物質基礎,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要求。“從2018年建1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19年、2020年分別建2萬畝,青島西海岸新區一直牢牢扛穩糧食生產責任,逐年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保護科負責人曲偉建介紹,預計“十四五”期間,青島西海岸新區高標準農田年平均建設面積將達到4萬畝。
在大村鎮東十字路村,以前的垃圾場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灌溉塘壩。跟隨東十字路村經濟合作社董事長丁世會的腳步,青島西海岸報記者來到塘壩前,只見這座新修成的塘壩已蓄灌溉用水,周邊環境也干凈整潔。“村容村貌得到有力改善的同時,還讓400畝耕地有了灌溉水源。”說罷,丁世會指著塘壩邊上的一條硬化路向記者介紹,“這條路也是這次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內容,過去的路崎嶇不平,下雨天人都很難通過,更別說農用機械了。現在路面拓寬不說,還做了硬化處理,解決了村民的一大難題。”丁世會介紹,這樣的路村里一共修了約1500米。
“嶺上的800畝地”是東十字路村的老大難,因為遠離水源地導致幾乎靠天吃飯。“現在這800畝地成了‘肥田’。”丁世會一邊笑著一邊俯身帶記者探究原因。原來,2021年4月份這里新鋪設了地下節水灌溉管道,從吉利河引水到此,每隔15米便有一個出水口,村民只需自備軟管便可輕松緩解旱情。“仔細算來,這地底下有4800米節水灌溉管,以前看天吃飯的貧瘠地塊,現在成了高產地!”丁世會開心地說,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強了東十字路村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改善了農田基礎條件和耕作條件,生產效能也明顯提升。
東十字路村正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糧食生產的一個縮影。2021年上半年,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上級部署要求,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整合,我們成立了專項工作服務保障微信群,各級各參建單位負責人入群,形成上下聯動的管理調度模式。”曲偉建告訴記者,參建各方可在微信群內實時傳送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情況,相關方快速拿出解決方案。加強聯絡的同時,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還堅持不定期現場監督檢查和每周一次現場調度,堅持監理例會制度,及時匯總工作進展、梳理存在的問題、制定計劃措施,確保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青島西海岸新區201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青島各區市中率先完成,在建的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五成,將于6月底前完工。”曲偉建說。(青島西海岸報記者 王雪)
(稿件原載于2021年5月26日《青島西海岸報》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