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6月9日第9版


如何解決海爾路以東區域停車難問題?嶗山區:將在該地塊建設智慧立體停車設施
6月1日下午,嶗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鋒做客“民生在線”,圍繞“深化嶗山‘南提北進’,讓開放創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的主題,與網民在線交流。本次網談共征集到415條留言。其中,教育、醫療、居住環境、交通優化等話題留言量大、市民關注度高。就一些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觀海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度追訪。
●網友留言:海爾路以東、同安路以南、銀川路以北、深圳路以西區域寫字樓較多,停車困難。
記者追訪:前期,針對該區域周邊停車需求,區城管局已進行了深入調研,按照“擴大增量,優化資源利用空間”的設計思維,最終決定在該地塊建設智慧立體停車設施——青嶺路停車場。作為嶗山區首個智能立體停車場,具體位置在石嶺路以東、青嶺路以南、深圳路以西、香山路以北,具有占地面積小、單位面積空間利用率高、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維護方便等優點。目前停車場已開工建設,共25層,設置10組塔庫,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可提供約500個停車泊位。建成后將有效緩解該區域停車難問題,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配套設施需求,持續提升嶗山區營商環境吸引力和競爭力。
●網友留言:據了解,嶗山區小學已全面開展課后校內托管,為家長解決了“放學后孩子去哪”這一難題。想了解一下學校如何提高托管質量,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得到更好的發展?
記者追訪:為全面做好課后校內托管,嶗山區向全區小學家庭發放調查問卷近2.5萬張,召開學校層面、全區層面家長座談會30余場,全面了解家長、學生對托管內容、時間、方式的實際需求。為豐富校內托管內容,鼓勵各校將這項工作與青島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結合起來,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鼓勵各校將課后校內托管與學校特色建設結合起來,豐富特色文化和特色項目。鼓勵各校將課后校內托管與研究性學習和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勞動素養。同時,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加強師資保障、利用大數據提高服務質量等,多層面強化綜合保障。此外,針對農村社區學校家長托管需求強烈這一問題,增加校車數量,將部分校車發車時間由下午三點半調整至五點,努力實現“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教師滿意”。
●網友留言:我是一名70歲的老年人,每年參加咱們區的體檢,請問今年的體檢項目還和往年一樣嗎?
記者追訪:自2016年起,嶗山區政府將原65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費體檢項目,擴面至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項目涵蓋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一般體格檢查、中醫體質辨識、血常規、血生化及心電圖、胸片、腹部彩色B超等項目。2021年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項目中,增加了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檢測項目。其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腦卒中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因此,進行同型半胱氨酸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如果按照臨床指南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干預和健康指導,可以有效降低腦卒中等并發癥的發生,減少致殘率。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責任編輯:孫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