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重癥病房里的監護儀器發出規律的提示聲,是本周市立救治團隊聽到的最悅耳的聲音。看著顯示器上一個個回歸正常的數字,他們知道,這個前幾天命懸一線的32歲的生命又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回想起過去一周驚心動魄的生命拉鋸戰,久經“沙場”的專家內心的激動仍難以平復。
32歲孕婦遇上恐怖“殺手”
5月28日,32歲的艾萌(化名)因“停經7月余,胎動 3月,發熱1天”被市立醫院東院產科收治入院。患者體溫反復升高,心率加快,血漿中的PCT(降鈣素原)迅速升高,這一切昭示著情況不妙。30日,醫務科程海主任立即在產科中心組織了包括心內科、呼吸科、免疫風濕科、影像科專家的多學科會診,考慮急性心肌炎,孕婦胎兒面臨危險。而后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心率上升至130-140次/分。為了挽救胎兒和產婦的生命,經心內科和產科會診,決定立即終止妊娠。術后新生兒進入新生兒室插管搶救,產婦轉入重癥醫學科。
產婦的生命關乎兩個家庭的幸福,醫院高度重視。6月1日上午,醫務科再次組織心內科、產科、呼吸科、內分泌科等全院多學科會診,考慮急性暴發性心肌炎診斷明確,預后極差,立即給予抗病毒、抗炎等處理,嚴密觀察病情,必要時ECMO支持治療。為了制定更好的診療方案,在青島市衛健委婦幼處的協助下,醫院請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和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專家來院進行全市會診。市立醫院副院長韓偉主持病情討論,專家一致同意市立醫院急性暴發性心肌炎的診斷,認為患者病情急劇惡化,射血分數兩天內從56%急速下降至32%,隨時可能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跳驟停、急性心力衰竭等致命事件,具備ECMO應用指征。與家屬溝通后,家屬同意立即ECMO支持治療。
ECMO“代班”6天5夜闖關
6月2日晚,在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馬福國協助下,心外科主任牛兆倬親自插管為病人進行了VA-ECMO上機,手術順利,機器運轉正常。上機后1小時內患者心率逐漸下降至90-105次/分,去甲腎上腺素逐漸減量。為了患者獲得最佳休息,麻醉科實施了氣管插管和呼吸機支持。ICU調配骨干醫護專人看護,24小時為患者保駕護航。胡丹主任、謝偉峰副主任連續36小時在病人床前守護。醫務科組織成立ECMO救治專班,呼吸科、心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專人每天查看病人,大家時刻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血氣、液體負荷、ACT抗凝數值的細微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團隊協作精準掌控著每一個環節。

醫護齊力幫助患者渡過難關。
“救命神器”——ECMO
胡丹介紹,ECMO是一項頂尖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也叫“人工心肺”技術,代表一個醫院乃至一個地區的危重癥急救水平,被譽為危重癥患者的“救命神器”。其原理是將靜脈血引出,經膜肺氧合后,經血泵回到動脈,可以代替患者心肺功能,讓心臟和肺臟得到休息。“如果沒有ECMO技術的話,重癥暴發性心肌炎死亡率非常高,而ECMO上機后可以讓患者的心臟得到休息,同時我們對患者的原發疾病進行治療,那么心臟就能夠慢慢恢復。”ECMO上機期間管理復雜,相當于人體同時存在兩個心臟泵、兩個肺,循環管理、呼吸管理、感控管理、液體管理、抗凝管理,水電酸堿等管理每一項都要求極度精細。
此次治療是市立醫院首例產婦暴發性心肌炎VA-ECMO治療,醫護團隊熟練掌握該技術的臨床應用,展示了多學科團隊的協作精神、高超的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和精準組織能力,落實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體現了醫院作為區域醫學中心的實力擔當。未來醫院將繼續通過多學科團隊協作,不斷提升醫院高風險、高難度技術能力,為健康青島保駕護航。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通訊員 徐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