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1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2021年度青島市森林防滅火工作情況。2020-2021年度防火期間(2020年11月1日-2021年5月31日),除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發生1起一般森林火災外,全市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穩定,重點山區實現零火情、零林木損失、零人員傷亡。
據介紹,目前,青島市森林專職消防隊伍約2350人,區市級16支、鎮街級66支,其中重點鎮街42支,主要承擔青島森林防火日常巡護及火災快速處置工作。 除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外,還有8400余名護林員兼顧日常森林防滅火工作。
此外,全市建立健全了森林防滅火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共建立一級網格10個、二級網格84個、三級網格1081個、四級網格3083個,夯實森林防滅火體系基礎。
嚴密防范,預防和處置能力不斷增強
野外火源全面管控。組織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和打擊野外違規用火專項行動,加強部門執法聯動,加大處罰力度,提高森林火情、火災和違規用火等違法行為的查辦率,共查處違規用火行為54起,行政處罰5起,刑事立案1起。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五一等重要時間節點,全市累計布控人員18.6萬余人次,管控進山路口、墓地等3000余處,派出2.7萬余人次,出動4500臺車次開展巡邏檢查,攔截違規進山人員4.9萬余人次。大力倡導和推廣文明祭祀,綠色祭祀。全市廣泛開展鮮花換燒紙活動,共發放鮮花82萬余枝,全市林區墓地祭祀用火行為得到有效扼制。
狠抓預警監測。加強會商研判,每日發布重要林區氣象信息和森林防火氣象預報,為全面做好大風天氣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保障;認真分析研判森林防火形勢,在森林高火險期內發布全市森林火險橙色預警,持續101天。橙色預警期間和重點時段,全市各級森林防滅火專業隊伍24小時巡護,重點林區靠前駐防;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組織園林、氣象、公安、應急、消防等部門聯合值班,實行工作日報告。充分發揮衛星遙感、高山遠程監測、進山路口智能監控、地面人員巡護四位一體森林防火監測預警體系作用,確保森林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宣傳教育走深走實。組織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月活動,扎實開展森林防火“五進”活動50余次;通過互聯網等新媒體發稿500多篇,推出一批有創意、接地氣的傳播產品近百個,影響人群達到了數千萬(人次)量級。防火期內,在全市各進山路口重點部位張貼禁火通告2萬余張、懸掛宣傳橫幅5000余條、發放宣傳單52萬余份、發布信息百萬余條,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
夯實基礎,綜合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強化應急演練和業務培訓。修訂完善《青島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構建起火災撲救“1+9”工作組織體系。編制《青島市森林火災應急處置流程圖》,規范信息接報、組織指揮準備、火災撲救實施、響應結束、災后處置五個環節。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和冬春季森林滅火能力應急拉練,鍛煉了森林防滅火隊伍快速反應、熟練使用裝備、有效應對各類火場的實戰能力。組織全市42個森林防火重點鎮街和國有林場的森林防滅火指揮員和管理骨干隊伍約200人參加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森林防滅火業務知識水平。
強化基礎建設。持續推進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以來,全市修繕新建防火通道509.27公里;新建塘壩21個、蓄水池219個、水罐水箱294個;新建高山遠程視頻監控208個,進山路口監控809個,修繕新增護林檢查站118個,開設清理防火隔離帶519.97公里,安裝隔離網132.24公里。
強化隊伍建設。不斷招錄壯大各級各類森林專職消防隊伍,加強日常訓練強度,建立“1+3”隊伍建設模式,形成以各級森林專職消防隊員為骨干,滅火指揮員、護林員、當地向導為補充的森林防滅火隊伍。
強化物資裝備建設。加大投入,補充購置部分高端設備。主要配備森林消防車89輛,大功率高壓水泵166臺,便攜式高壓水泵671臺,風力滅火機4163臺,滅火水槍1980臺,為森林火災撲救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強科技化建設。引進復雜地形山火災害精細化風場移動遙感監測技術,保障森林火災態勢研判、預警預報和消防飛機飛行安全。
下一步,我市將通過加強森林防火“621”體系建設,推動全市森林防滅火綜合能力再上新臺階。其中,“6”指的是,水網、路網、監測網、隔離網、通信網和航空消防網;“2”指的是,森林防滅火隊伍和防滅火相關裝備;“1”指的是,防患于未然,全力打造森林火災風險防范體系,全體系推進我市森林防滅火工作,有效提升全市森林防滅火能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