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國家航天局公布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
尤其是“著巡合影”圖,“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平臺同框出現,圓圓的“眼睛”加上“修長”的脖子,還自帶一雙“翅膀”,“祝融號”的自拍首秀著實萌到大家。

↑“著巡合影”圖/國家航天局提供
網友直呼,太可愛了!



同時,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這張合影是如何拍攝的?還有人腦洞大開猜測,不會是P圖合成的吧?

只能說,真的想多了。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著巡合影”圖,是火星車行駛至著陸平臺南向約10米處,釋放安裝在車底部的分離相機,之后火星車退至著陸平臺附近。分離相機拍攝了火星車移動過程和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圖像通過無線信號傳送到火星車,再由火星車通過環繞器中繼傳回地面。
↑視頻來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提供
如果還沒明白,就來聽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工程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508所相機副主任設計師張保貴怎么說。
“著巡合影”圖是由“祝融號”的WiFi分離探頭(也被稱為WiFi相機)拍攝,只是這個相機的放置位置比較獨特,“它就裝在‘祝融號’火星車‘肚子’下方”,張保貴說。
在火星車行駛到火星表面以后,車開到距離平臺10米的位置,先發送指令讓相機開機,通過分離解鎖把相機從火星車“肚子”下方釋放下來,直接落到火星表面上。
這波分離解鎖相機的操作被張保貴形象地稱為“下蛋”。因為火星車車身包裹著金色熱控膜,WiFi相機里邊也鍍著金膜,所以這個環節火星車下的還是個“金蛋”。
而后,相機的下一步操作將開機成像。張保貴介紹,相機將以“攝影師”視角,監視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行駛的部分過程,拍下“祝融號”與著陸平臺“親密合影”的溫情瞬間。
張保貴表示,WiFi相機配備有WiFi組件,具備WiFi通訊能力。同時,著陸平臺上也有WiFi接收設備,負責接收WiFi圖像數據。在拍攝過程中,成像模式的指令也通過WiFi發送。
其實,使用WiFi相機拍攝還存在一個難點——電池。它使用一次性電池電源進行供電,這就要克服火星上高低溫環境的影響。張保貴介紹,在設計之初,首先要保證電池在零下100℃到零上60℃電量不損失,然后在相機工作時,通過熱控,把相機的工作溫度加上來,以此保證電池的正常使用。
目前分離相機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接下來它可以留在火星表面,安逸地看風景了。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