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凌晨,2021歐洲杯在羅馬奧林匹克球場盛大開幕。
2020年原本是歐洲杯60周年紀念日,但受新冠疫情影響,賽事延后一年,承辦城市也由13個縮減到了11個。雖然歐足聯規定,比賽要對球迷開放,目前的數據顯示入場人數最少的場地也達到12000人,最多的場次滿座將達到6.1萬人,但這顯然都不及全世界球迷人數的萬分之一。
等待5年的歐洲杯,將有50億人次觀看
2016年歐洲杯,從16支隊伍擴容到24支后,營收超過20億歐元,比上一屆多了40%。數據證明,歐洲杯在受歡迎程度和營收水平上,都是僅次于世界杯的世界第二大足球賽事。同時,它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盛事以及商業價值最大的體育IP之一。

今年,雖然觀眾入場人數大多限制在22%-50%(除一個賽地100%),門票收入勢必有所損失,但業界依然非常看好今年的歐洲杯行情。尤其,權威機構預測,全球預計將有50億人次的電視觀眾收看歐洲杯決賽階段的51場賽事。還有預測,2020歐洲杯中國國內觀看人群將超過20億人次(2016年12億人次)。前歐足聯已經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播放機構簽署了轉播權協議,包括電視臺、電臺和網絡平臺。“觀眾等了5年的歐洲杯,在收視上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
至于2020歐洲杯的營收,也將成倍上漲。預計歐足聯收入將超過65億歐元,其中約22億歐元電視轉播權收入,約16億歐元廠商贊助收入,授權品牌產品銷售約33億歐元。業界預測,歐洲杯的經濟外溢效應或惠及整個歐盟,為疫后歐洲經濟的復蘇注入一劑強心劑。
揭幕戰現場 醒目的“中國元素”
目前歐洲杯的12個頂級贊助商中,有4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占了1/3。

看著“海信”等品牌在廣告牌上刷屏,中國球迷也興奮地在彈幕上刷屏,為在歐洲杯上看到中國元素興奮,也為中國企業登上世界頂級賽事感到自豪。而在這些刷屏的企業中,“海信”早在2016年就成為歐洲杯十大頂級贊助商中唯一的中國企業,更是歐洲杯56年歷史上首個來自中國的頂級贊助商。從2016歐洲杯,到2018世界杯,再到2020歐洲杯,海信連續贊助三屆世界頂級足球賽事,這不僅僅是海信作為中國企業自身實力的體現,也是海信所代表的中國品牌實力的體現。
持續助力足球營銷,緣于海信的冠軍情懷
2008年,澳網的第二大球場被命名為海信球場。之后十多年,海信接連現身全球各大頂尖體育賽事:從F1紅牛車隊,到NASCAR,再到德甲勁旅沙爾克04,從2016歐洲杯,到2018世界杯,現在是2020歐洲杯……追求頂尖和極致的冠軍情懷,讓海信站在中國品牌所能到達的最大舞臺。

“這種將贊助世界頂級賽事進行到底的堅持,表達了海信堅持做自主品牌并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堅定決心。”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說。而海信也提出,贊助世界頂級賽事,更要為頂級賽事提供好的產品,這是真正的底氣。每次大賽,海信都自信有過硬的產品和技術支撐,面向世界釋放中國企業的科創能力和創新成果。比如針對今年歐洲杯,海信視像推出歐洲杯60周年定制海信電視U7系列新品,AI 綠茵場、AI看球、多視角看球、畫中畫看球、無擾看球等功能全面升級,為觀眾提供極致畫質和沉浸式觀賽體驗。
與今年歐洲杯同期,2022世界杯預選賽也在火熱進行。海信也是2022卡塔爾世界杯的頂級贊助商,體育營銷是海信全球化品牌建設堅持不變的戰略選擇。
贊助頂級體育賽事 讓“中國海信”成為“世界海信”
根據權威機構數據,企業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要花費2000萬美元廣告費。然而借助體育賽事,同等花費可以讓品牌知名度提高10個百分點。

體育營銷的最成功案例,莫過于可口可樂,已經被寫進教科書——1928年贊助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由此開始與世界頂級體育賽事長達幾十年的緊密合作。借助頂級賽事平臺,可口可樂也成為高居全球500強企業第7位、影響全球幾代人的飲料品牌。
21世紀以來,中國品牌在體育營銷方面也多有嘗試。尤其是海信,十幾年來隨著賽事平臺走上國際頂尖行列,從“中國海信”變成了“世界海信”。頂級賽事的合作,讓他們在歐洲乃至全世界受到全所未有的認可:2016年贊助歐洲杯當年,海信在歐洲五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品牌就認知翻番,海外十一個調查國家的知名度提高6個百分點;贊助澳網的第7年,澳大利亞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0%;而截至2020年,海信連續6年成為海外民眾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品牌。“中國出海品牌”,今年海信高居家電行業榜第一。
2020年海信海信集團營業收入1411億元,其中海外收入549億元,占比近40%。體育營銷幫助海信真正實現了全球化,成為了世界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