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2日訊 發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氫能產業成為城市競相布局的賽道,青島也正在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速推動能源“氫”轉型。
日前,市發展改革委組織我市氫能企業參加山東省氫能產業發展國際合作(北京)推介會。觀海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聚焦氫能產業,已形成覆蓋氫氣制儲運加、關鍵材料部件、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整車等主要環節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實現示范應用。
在今年“項目落地年”的部署推動下,在“東方氫島”這片熱土,覆蓋氫能全產業鏈的一系列項目正在加速落地生長。
今年以來,青島美錦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正在進行試車跑道施工;漢纜股份在平度建設的漢河氫能電源二期項目,生產車間主體工程建設基本竣工,建成將覆蓋氫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氫能電源生產、氫氣制造運儲、氫氣加氣站等全產業鏈體系;未來將進行燃料電池推進系統部件、基站式一站式燃料電動動力供應系統等產品研發和生產的萊西中德氫動力產業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計劃今年年底一期竣工……
這背后是青島搭建的氫能產業鏈快速成長搭建的平臺。作為市新能源產業專班牽頭單位的市發展改革委,充分利用協調聯動、招商推介等多種形式,圍繞“鏈主企業”、聚焦“專精特新”,多渠道開展項目對接促進落地活動,為氫能企業搭建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為氫能產業構建“朋友圈”、完善“生態圈”,打造面向山東乃至全國氫能產業發展的“國際客廳”。
“目前,我們正聯合青島本地的企業開展園區綜合熱電聯供示范應用,打造山東首個光儲綠氫能源項目。”在推介會上,海卓動力(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佳平介紹。他表示,項目依托青島市現有技術、資源、政策和產業基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綠氫制備多種形式的氫能應用綜合示范,逐步實現氫能在社會各行業的綜合利用,降低生產、生活碳排放,助力“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的實施。
作為山東企業代表,海卓動力在會上從企業視角出發、依托企業實踐,對青島圍繞政策引導、空間布局、要素集聚、項目建設,推動創新能力、產值規模、基礎設施和應用水平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參會企業與國內外氫能領域龍頭企業洽談對接,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十四五”時期是氫能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廣的重要窗口期,目前,青島正搶抓機遇,依托在新能源汽車、石化化工、軌道交通、港口航運、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產業基礎,聚力“五鏈融合”,凝練產業方向,探索氫能納入區域能源體系及多種能源協調發展的路徑,加快制氫、儲運和加注等氫能基礎設施布局和終端示范應用。截至目前,市發展改革委作為牽頭部門,已推薦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實驗室、加氫站用壓縮機制造、工業副產氫純化、燃料電池港口機械示范應用等11個項目入選省“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重大示范試點項目,涵蓋創新平臺、裝備制造、基礎保障、應用示范四大領域,位列全省第一。同時,按照“項目落地年”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以“功能性、平臺性”項目為工作重點,梳理“四個一批”氫能重點項目,建立“月調度、月報告、月通報”和動態調整等項目推進機制,跟蹤督辦服務項目,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氫能產業項目布局,不斷拓展氫能應用示范場景。
搭建產業鏈發展平臺,青島正在加速集聚氫能產業領域的各類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推動共性技術科研攻關和全產業鏈布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