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是一年端午節。
這本來是個走親訪友、團聚相會的節日,但于我卻成了傷心的回憶。
我曾深深地愛過一個男孩,他是我的初戀。
當時我父母極力反對我們在一起,原因是他家的條件和我家相差得太大了。
無論男友怎樣表現,我父母的態度都非常強硬,我頂不住家里的壓力,就和男友痛苦地分手了。
后來父母安排我去相親,我就順從他們意思,和他們一個朋友的兒子結婚了。
婚后,面對一個不愛的人,我根本無法去包容、去互動,我們就像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后來他感覺到了我不愛他,就選擇了放手。
萬幸的是,我們沒有孩子,彼此說清楚后友好分手。
只是兩家父母鬧騰了一段時間,這里就不說了。
02.
離婚后,大概兩年左右,初戀找到了我。
他那時不知道我結過婚了,更不知道我離了婚。
他找我是想拜托我,幫他辦件事。
雖然跟他分手后沒再聯系,但再次聯系上,我心里還是那種熟悉的感覺,沒有一點兒生疏。
幫完忙,他請我吃飯。
知道我單身后,他顯得有點激動,之后就開始正式追求我了。
沒多久,我們就又在一起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在他面前有點患得患失。
雖然一直想找機會跟他說明自己結過婚的事實,但還是沒有勇氣說。
當年五一的時候,他突然跟我求婚。
我又驚又喜,哭得毫無形象,語無倫次地跟他說了已經結過婚但又離的事實。
他聽完沉默了很久,抱了抱我,說給他點時間消化下。
中間大概有2,3天,他沒主動聯系我,我也不敢主動找他(也許是害怕被拒絕吧),快到周末的時候,他來找我。
他說他想通了,就當我談了一次失敗的戀愛,只是讓我不要跟他父母說起這件事,他也會隱瞞下來。
我當時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也形容不出來,總之不是很開心吧。
03.
接著就到了快端午節的時候,好巧不巧,那天我前夫發微信給我。
我們分開后沒刪聯系方式,他問我父母在不在家,他來送粽子。

前夫屬于比較孝敬的人,即使分開后,還會在節假日送點他們單位發的東西過來。
這事被我男朋友發現了,他很生氣,問我為什么不刪除聯系方式,為什么他還這么關心我。
我百口莫辯,前夫除了這次端午節,上次就過年慰問了下,離婚后,我也只是把他當普通朋友。
我覺得既然他接受了我的過去,為什么就不能相信我呢?
為了讓他相信我,我刪除了前夫的所有聯系方式,本以為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結果他父母給我打電話,叫我離開他,說我一個二婚不該找他兒子,他兒子也耽誤不起。
04.
我很震驚,因為是他說要隱瞞他父母的,怎么他父母知道了?
后來他說,他那天回去后很生氣,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他沒忍住說了我的事,他父母堅決反對。
現在的情況是,我父母因為我第一次婚姻失敗,不想再插手我感情的事,叫我自己看著辦;
而他的父母當年是同意我們在一起的,可現在不知道怎么就改主意了。
男友說,他在盡力說服父母,也向我道了歉。
他說自己不該沖動說出這個秘密,叫我再給他一個機會,我們一定會幸福的。
我現在的內心比較亂,看不透這件事。
從兩個人的感情來看,我們真的挺好的,也有基礎。
他很懂我,在這件事之前是個比較好的結婚對象,溫柔體貼,工作也上進,對未來有規劃。
但他做的這件事,讓我看不懂他的行為以及背后的一些想法。
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我該不該跟他走進婚姻呢?(整理者 | 晚晴)
/ 慧姐留言 /
看完了女主的傾訴,感覺她和男友都是沒有主見的人。最初兩人相愛時,女方家長反對,女主沒有堅持下去,結果錯過了美好的姻緣。后來,女主與初戀男友重拾戀情,但她卻隱瞞了自己有過失敗的婚姻。當兩人要談婚論嫁時,男友得知了女方的秘密。雖然他能接受這個事實,但男方的家長卻嫌棄女方是二婚。這時,男主又動搖了。
看到了嗎?兩人在愛情上的優柔寡斷、患得患失,幾乎是一模一樣。如果他們能在初次相愛時就勇敢一些,堅定一些,也許就不會經歷這么多愛情的折磨。說到底,他們都是把別人的意見放在了第一位,而沒有把愛情和命運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女主之所以陷入被動局面,就是因為和男友再續前緣時,沒有明確告知自己有過婚史。這也反映出,女主自己在心里也覺得,離過婚的女人是低人一等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對的,你自己都覺得離婚是個短處,別人又如何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你?如果當時明確告之了,男主還愿意接受她,那今天女主就可以理直氣壯,不至于像現在這樣低三下四、進退兩難。
慧姐給女主的建議是,如果男友和父母沒有完全接受她有過婚史這件事,那最好先不要嫁過去,否則這會成為他們永遠也解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日后,一旦兩人有矛盾,男方家就拿女主的婚史說事,女主可就有傷心的了。另外,慧姐還想勸告大家,幸福是一種能力,要在生活中不斷總結經驗,在經營感情中不斷地成長,認定自己想要的,然后勇敢地堅持,不能那么稀里糊涂地碰運氣。(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你怎么評論這件事?你認為女主該怎么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A訴”頻道。如是你也有感情問題要傾訴和求助,請將內容發至郵箱:zaobaoqingsu@126.com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