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6月16日7版
回訪調查

■白沙河特大橋附近沿河健身步道干凈清潔。
點贊
墨水河入海口:
隱患消除氣象一新
新聞回放:
2020年7月17日,本報刊發《治了不管,治河之功“付水東流”》報道,反映了高新區與城陽區交界處墨水河入海口臟亂差問題。報道著重曝光了從河東橋至白沙河特大橋周邊河道管理差、垃圾隨處可見,花崗巖防潮壩損壞等問題。8月7日,高新區管委回復稱,就墨水河西岸河堤破損,沿河岸邊散落垃圾等問題,高新區管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立查立改,并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營造良好的沿河環境。
現場調查:
6月13日中午,記者再次回到曝光的河道進行回訪,發現白沙河特大橋北側藍紅相間的沿河健身步道干凈清潔,河岸上綠樹成蔭,完全是一幅美好的田園畫卷。

記者駕車從白沙河特大橋出發,沿墨水河西岸一直行駛到河東路附近,發現這條接近1.6公里的沿河道路十分整潔,道路兩旁的垃圾桶四周也無任何異物,不時還有保潔人員巡回保潔。三三兩兩的市民在河邊休閑散步,沿河健身步道的花壇草地綠意盎然,有市民在花壇樹蔭下野餐。
在河東橋附近,此前河道中隨處可見的捕魚鐵桶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在蘆葦叢中飛舞覓食的各種水鳥。記者留意到,河道西側防護堤壩已全面整修,之前報道中反映的花崗巖堤壩破損處,也已修葺平整。


“近一年來,河岸環境確實改善了,沿河健身步道再次成為散步休閑的好去處,我們還經常邀請朋友到河邊聚會野餐。”家住河邊金茂墅小區的周先生說,“非常希望墨水河入海口優美的環境能長期保持下去。”
記者從高新區管委了解到,問題曝光后,相關部門加強督導檢查,按照《青島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實施方案》要求,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目標,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為市民營造良好的休閑居住環境。

■遼源路綠化區域內的建筑垃圾。
拍磚
遼源路綠化區域:
清理過后臟亂回潮
新聞回放:
3月29日,網友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反映市北區城建鼎都南區東側的綠化帶內臟亂差、垃圾遍地問題。當天,本報記者前往此綠化區域進行探訪,并推出《綠化區域內垃圾成堆、被開墾菜地,市民呼吁快清理》一稿。報道刊發后,市北區回復,經落實,市北區合肥路街道網格化辦公室已第一時間督促小區物業負責經理盡快查看現場,及時進行清理排除安全隱患。
現場調查:
遼源路綠化區域的清理整治效果如何?6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進行回訪,發現時隔兩個多月,該區域內依舊垃圾遍地、異味嗆人。

記者從遼源路穿過灌木叢綠化帶進入到空地內部,發現這片空地長30多米,寬十幾米,滿地都是紙屑、包裝袋等生活垃圾,附近還有一堆占地數平方米的建筑垃圾,儼然就像個小型“垃圾場”。“這里原來是一處街心公園,本是附近居民休閑的好去處,后來修地鐵占用了一部分,靠近小區的這部分一直無人管理。”市民李女士說,“由于樹木遮擋,加之管理不善,不少市民在空地內隨地大小便,搞得內部環境不堪入目,地上的便紙、污物隨處可見,我們都不愿在綠化帶路邊人行道上多站一會兒。”

記者看到,除了環境臟亂外,還有市民在空地上開起了“菜園子”,園內的小蔥已有30厘米高。空地上還建有兩處一米多寬的臺階,臺階上也落滿了枯枝、落葉,幾乎無處下腳。其中一處臺階破損嚴重,碎石散落了一地。

記者觀察,綠化帶周邊建有多個大型居民區,南側則是地鐵4號線洪山坡站施工場地,每天從綠化帶旁經過的人流和車流都很大。“周邊灌木長勢很好,但里面的環境真不敢恭維。之前有人來清理過一次,可沒過多久,臟亂又回潮了。”附近市民戴女士說,“這么臟亂的綠化帶,實在影響市容。期待相關部門能徹底清理內部垃圾,恢復相關設施,還市民一處真正的休閑之地。”
本版撰稿/攝影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