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載有476人的“世越號”客輪從韓國西北部仁川港出發,前往西南部濟州島,在西南海域進水翻沉,導致304人遇難,多數是參加修學旅行的高中師生。2018年6月,韓國方面發布“世越號”沉船原因分析報告,但并未確定這艘客輪失事原因。按照韓聯社的說法,報告留下“許多沒有回答的問題”。今年5月13日,負責“世越號”沉船事件調查的特別檢察組成立,調查對象包括是否存在偽造“世越號”上監控器畫面等沉船事故證據及其他各種疑惑。
就在昨天,也就是14日,負責調查“世越號”沉船事故相關問題的特別檢察組,對事發當天保管閉路電視影像數據等的大檢察廳綜合數字證據管理系統服務器,進行了扣押搜查。
涉及韓國“世越號”的哪些證據涉嫌造假,調查接下來如何開展?有關此次特檢組突擊搜查的最新情況,一起來連線正在前方的總臺記者唐鑫。
總臺記者唐鑫:2014年發生“世越號”沉船事件,已經過去了7年多的時間,但是有關于這個事件的種種疑惑,包括事件原因的調查進展還在持續不斷的進行當中。可以說這個事件對于韓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我們知道,包括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遭彈劾下臺可以說也是同“世越號”的沉船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到現在為止,“世越號”對于韓國社會的影響還是非常的大,而且相關的調查也是持續不斷進行當中。

5月13日,肩負著調查“世越號”相關問題真相的特檢組正式組建,開始了新一輪為期60天的調查。特檢組在組建之后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對于事件發生時參與救援的韓國海警部門,包括韓國海軍方面,包括參與過調查的韓國檢方等等都進行了搜查。6月14日,特檢組還進入到了韓國大檢察廳的電子證據管理系統,對于系統的服務器也進行了一個調查。

那么這一輪的調查重點在于對于“世越號”沉船時船體內部監控錄像以及儲存相關影像資料的硬件設備的調查。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調查?我們看到在此前由民間主導的調查當中,曾經有聲音指出說,相關的監控錄像內容可能存在著造假,包括儲存視頻資料的裝置也存在著被人為掉包的可能。因此這一次特檢組可以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獲得原始的資料,以及復制過的影像資料等等來看事發時在船體內的監控錄像到底拍到了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還原事發的現場。另外以及在隨后的事件調查過程,還有包括庭審過程當中,作為證據出現了這些視頻資料到底有沒有造假或者掉包等等,可以說去厘清這些事情的真相是這次特檢組所要面臨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工作重點。
不過由于事件已經過去了7年多的時間,我們看到過去的調查當中獲得了大量的資料,包括數10箱的紙質資料和超過100多T容量的電子版資料等等。因此外界分析說,特檢組在接下來60天的調查期結束之后,可能會申請延長再進行30天調查的時間,以便進一步深入調查來探究事件的真相,并且決定是否提起訴訟等等。
相關的情況我們也將會在前方持續的關注。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