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7日訊 6月15日上午,11路駕駛員劉云鋼駕車經過明霞路附近一處斑馬線時,主動駐車讓行,耐心等待白發老人及拄拐路人慢行通過,暖心之舉讓行人豎起大拇指,這動人一幕成為城市街頭的最美定格。在青島,這樣溫暖的場景在大街小巷時刻上演。

斑馬線前,車輛的一次駐停,駕駛員的一個手勢,行人的一抹微笑,共同構成了城市文明的靚麗風景線。在全市上下齊心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關鍵時刻,城運控股公交集團近萬名駕駛員以禮讓引領文明新風,擦亮城市“流動名片”。
6月16日,觀海新聞記者現場測算發現,在山東路與香港中路路口的斑馬線處,平峰時段,1小時內通過公交車52輛,禮讓行人37位;在延安三路與江西路路口的斑馬線處,高峰時段,1小時內通過公交車82輛,禮讓行人近200位。公交車在“禮”字當頭的城市文明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21路途經斑馬線達263處,駕駛員單日可能禮讓超過780次
從大數據視角來看,城運控股公交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禮讓引領城市文明風尚的面貌更加清晰。

以市南巴士公司為例,該公司下屬30條線路中,各線路經過的斑馬線數量各不相同。其中,最多的221路線全線經斑馬線共計263處。對221路線駕駛員毛劍峰而言,禮讓已經成為下意識的行車習慣。“221路線由福州北路停車場發往中國劇院,沿線經過學校、商圈、醫院等多類人流密集地段,斑馬線非常多。”毛劍峰說,為方便市民出行,越是人流多的地段,斑馬線設置越是密集,他的禮讓頻率也就越高。“高峰時段,我感覺自己5分鐘左右就要進行一次禮讓。特別是城市主干道路口,一個轉彎就要禮讓2次。”
為進一步探索數據背后的禮讓奧秘,觀海新聞記者以221路線為例進行了具體分析。從理論上看,221路線全程共有263處斑馬線,單日運行33-36個班次,每位駕駛員日均運行3圈次,按此推算,僅221路線這一條線路,一位駕駛員單日可能進行超過780次禮讓,全線單日可能發生的禮讓超過26000次;從實地測算數據上看,高峰時段,221路線駕駛員運行一圈禮讓在百次左右,平峰時段,因該線路經過老市區、商圈、學校,讓行次數與高峰時段相差無幾,全線單日禮讓以萬次計數。
小禮讓做出大文章,高品質服務賦能美好出行
目前,城運控股公交集團下屬200余條公交線路,龐大的禮讓數字為城市鋪就了文明底色,公交車真正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動名片”。
萬次禮讓背后,是公交駕駛員們將美好出行落到實處的決心。這一點,321路線駕駛員柳斌深有體會。柳斌原是25路線的“明星”駕駛員,因工作需要,2020年12月,他被調至321路成為該線行車一班班長。“作為班組長,我必須盡快熟悉線路,抓好全線的重點路段、重點路口、重點事項,熟練掌握斑馬線的位置及特點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柳斌回憶,調至321路線之初,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乘車巡線,詳細記錄全線各斑馬線位置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柳斌認為,每處斑馬線都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復雜路口要充分觀察各方向行人的動態,提前做好行人通行預判;有的斑馬線附近有景觀植物,要留意是否存在視線盲區;有的斑馬線靠近市場,不少老人腿腳不便,需要耐心等待,駕駛員要根據各類特點,再添一份謹慎。“現在,禮讓成了駕駛員與市民之間的文明默契,每當看到市民揮手致意、鞠躬致謝,我都切實感覺到自己以真情服務為市民帶來了美好的出行體驗,打心底里覺得自豪!”

柳斌的精細化服務是城運控股公交集團上下高效聯動、齊抓共管,錨定公交發展“高品質提升”目標不放松的縮影。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公交集團抓實機制建立健全和常態化考核, 依托“青島巴士543210工作法”,對禮讓作出詳細規定,通過定期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及線上線下結合的檢查手段,推動文明禮讓蔚然成風。另一方面,集團上下大力開展文明出行專題活動,積極創新推廣文明手語,提升禮讓效率;發起“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系列活動,打造人車相讓的文明風景線。全體公交駕駛員以“禮”字托底、“讓”字為先的文明行車意識大大增強,齊心聚力奏響城市文明樂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韓堯鈺)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