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看起來完全不搭的兩個人,最后卻會在一起?
今年夏天的熱播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就講述了這么一個“神奇”的愛情故事。男主角文康泰,是精神病院的護工。
他溫柔、善良,待人溫文有禮,對病人極具耐心。不管病人怎樣狂怒、暴躁,甚至發作起來吐他一身,他也能微笑著擁抱對方。
女主角高文英,一名童話作家,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因為家庭原因,她自小封閉自己、孤獨長大,和家人關系冷漠,成年后我行我素,傲慢無禮。
看似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卻在遇到對方時,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
或許你會說,這只是電視劇情節,不用太較真。然而,現實生活中,并不乏這種“反差巨大”的組合:
內斂憨厚的男人,卻愛上大膽潑辣的女人;
性格乖巧聽話的“乖乖女”,男朋友卻是放蕩不羈的“混小子”;
老婆喜歡凡事提前準備做好計劃,老公卻喜歡隨心做事探索生活……
為什么你會被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吸引?其實心理學早有答案。
愛情的秘密,都藏在“影子人格”里
兩個性格相異的人走到一起,是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彼此最需要的東西——“影子人格”。
什么是“影子人格”?心理學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具有顯性和隱性雙重人格,顯性人格是平時外在表現出的人格,而隱性人格即影子人格,是在每個人的成長中,沉淀于內心的另一個隱形的人格形象。
它有可能與你自身顯現出來的人格特點完全不同,而且由于潛藏在你的潛意識深處中,一般不容易被發現。
為什么我們容易被自己的“影子人格”吸引呢?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個體為了追尋完整自我而做出的無意識選擇。
文康泰有一個患自閉癥的哥哥,從小,他就必須聽話、懂事,凡事先考慮哥哥,為哥哥犧牲奉獻,這些構成了他的“顯性人格”。
然而,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放肆、自由地做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不顧一切,這些瘋狂的想法被他死死壓抑,成為他的“隱性人格”。
當他遇到我行我素、卻敢大膽說出欲望的高文英,對方身上表現出的正是被他壓抑的“影子人格”,所以他瞬間有了被救贖的感覺,對她怦然心動。
而高文英,雖然性格帶刺,很難相處,其實是因為冷漠的家庭關系,讓她不知如何愛人。
文康泰出現之后,她慢慢被他的溫暖和耐心打動,原本被壓抑的“影子人格”里,那不敢拿出來的溫柔體貼,在遇見他之后開始浮出水面。
他們之間的吸引,不僅僅是男女之情,更是一種讓彼此生命完整的激發。遇見了彼此,釋放出自己被壓抑的部分,走向一種更為穩定和幸福的平衡。
那么,性格互補就是真愛了嗎?顯然并不是。
閨蜜莎莎做事井井有條,總能把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男友則隨性灑脫,作風大方不羈。戀愛時,兩人互相欣賞,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但結婚后,卻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爭吵不休。她嫌丈夫隨手亂扔東西,把家里弄得亂糟糟,丈夫卻嫌她老是擅自收拾,害他經常找不到自己的物品。
為什么相愛時互補的優點,結婚后卻變成了令人不滿的缺點?
你的“影子人格”是什么?
其實,被自己的影子人格吸引,只是進入愛情的第一步。大部分的伴侶,都不是天造地設的靈魂伴侶,而是有許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沖突和意外。
盡管沖突令人痛苦,但也正是有了這些矛盾,才讓人逐漸了解真實的自我,有機會發展自己完整獨立的人格。
愛情,并不是用自己殘缺的一半,去和對方互補。而是認識到,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圓,伴侶只是幫助我們看清自己隱藏的另一面。
當你收起依賴的心,選擇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時,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著完整自我的人,不必依賴旁人,自己就有能力創造自己想要的幸福。
你知道自己的“影子性格”嗎?你覺得和伴侶是互補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