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9日訊 今天上午,匯聚了青島市家庭教育工作者、教育同仁、媒體及社會各界的力量,旨在為教育服務、為家長提供優質服務、為孩子的未來播撒愛與希望的種子的“WE來+家庭教育論壇”第四期活動如期在青島超銀中學多媒體會議室舉行。
自今年3月起,“WE來+家庭教育論壇”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三期活動,很多家長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聆聽了島城著名心理、教育專家的主題講座,大家都覺得非常受益。由于第四期探討的內容為假期如何經營親子關系,因此不少家長表示,他們是帶著實際問題來的,希望通過這場講座能學到一些改善親子關系的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青島大學心理中心心理老師、青島市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心理老師王秀民作了題為《父母如何經營假期里的親子關系》的專題講座。在講座中,王秀民重點闡述了四個問題,其中包括:家長在哪些方面會不知不覺地掌控了孩子,而自己卻察覺不到;在假期里,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沉迷網絡和手機的心理因素;對于沉迷手機和網絡的孩子,家長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輔導策略。
在闡述親子關系的重要意義時,王秀民給大家播放了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動畫視頻短片,名字叫《是誰折斷了我的翅膀》。視頻中的爸爸是一個為生活努力工作的人,他經常要求兒子像成人一樣忘我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一天,孩子無意中看到一個琴手在樹下拉琴,優美的音樂給他帶來無盡的享受,從此來這里聽琴成為孩子最幸福的事情。當他把心里的想法告訴父親時,卻遭到了父親的否定和批評。無奈孩子只好收起自己的想法,按著父親的要求去做。后來路過此地時,孩子沒有再看到那位琴手,心里充滿了傷感與失落,對父親也不再親近。一番深思熟慮后,父親終于理解了孩子。當他站在樹下模仿琴手拉琴時,兒子一下子撲入了他的懷抱……通過這個8分鐘的小視頻,王秀民闡述了親子關系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首先要面對的人際關系,溫暖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充分的安全感、信任感、讓孩子更快樂、更健康,也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環境,滿足孩子愛與被愛、尊重與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同時她強調親子關系中,了解孩子比愛孩子更加重要。
與會者在與心理專家進行互動。
在談到眾多家長最關心、也最頭疼的問題時,王秀民認為,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沉迷游戲,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些需求包括:虛擬理想我的心理需求;人際交往、避免孤獨的需求;性的需求;自主成就的需求等。應對這個問題,家長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滿足自主認同的需求、注重孩子的休閑輔導、適度規范與約束、提供正當的兩性教育等等。
現場聽眾在談自己觀看了小視頻后的感受。
“王老師的講座有講解、有視頻、有互動,既生動又有趣。特別是那個短片,選得真是太好了,一下子就讓我明白了親子關系的重要。”“作為家長,我真是經常不知不覺中就掌控了孩子,扼殺了孩子身上很多美好的東西,以后可得改改了。”……聽完講座以后,很多家長都表示很受益。一位初二學生的家長說:“王老師講的那些問題和狀況,在我家孩子身上都表現得非常明顯,我家孩子就是愛玩手機、玩游戲,怎么管都管不住。這個假期,我得好好制定個親子關系改善計劃,幫孩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本次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市北區委統戰部、青島市市北區教育和體育局指導,由青島市市北區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合會、青島市市北區民辦教育協會、青島日報社(集團)觀海新聞客戶端主辦,青島超銀中學、青島市市北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島市市北區同明書坊社會服務中心承辦。(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
王秀民專題講座回放:《父母如何經營假期里的親子關系》>>
看了王秀民的講座,你有什么疑問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