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父愛的定義有很多種,或嚴肅,或慈祥,或深沉無聲,或內斂含蓄。而在青島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周睿心里,他感受最深的父愛,是“傳承”。 “我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師。我小時候羨慕父親站在講臺上奮筆疾書,埋怨他深夜備課,精力被學生搶去太多。而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曾經的羨慕變成了欽佩,埋怨化為了理解,慶幸自己有一位做教師的父親。”父親節前夕,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周睿細數了那些年父親周祖榮所做的讓他受益終生的事……

父親的背影
周睿趕到采訪現場時,正逢一場急雨。他背著一個碩大的雙肩包,腳步匆匆,頭發被風雨吹得有些凌亂。一個小時后,他要去接兒女下課。今年38歲的他,是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橡膠教研室碩士生導師。

“如果你也有一個‘教授爸爸’,可能你也會像我一樣,覺得他自帶光環,他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周睿用這樣一句話作為采訪的開場白。外表看上去有些不修邊幅的他,言語里卻流露出對父親細致的觀察和深切的理解。
“老周的專業文章又被發表了……” “你爸爸在數學領域成績斐然,你也一定沒問題。 ”都說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但周睿卻慶幸他有一個“別人家的爸爸”。周睿的父親周祖榮原本在甘肅從事工程師工作,后因工作調動來到青島科技大學,擔任信息與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工程教研室副教授。提起他的名字,學院中無人不知。 “周教授的課教得好,而且愛鉆研,他會用各種例子讓學生們理解課堂上的知識。 ”被他教過的學生如是說。從周睿記事起,身邊的親戚朋友總拿父親作例子,為周睿樹立榜樣。
“父親剛剛轉行成為大學老師時,并沒有教學的經驗。為了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我時常見他深夜在書桌前翻閱資料,身邊的一臺老式打印機總是發出‘噠噠噠’的聲響。現在回想起父親用‘一指禪’打字的樣子,還覺得好笑。 ”這是父親留給周睿記憶最深刻的背影,而年少時的周睿面對這個背影總是不理解,為什么父親要在不擅長的領域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并對自己的學習很少過問。那時的周睿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自己也會走上三尺講臺,成為父親現在的樣子。
成長的煩惱
都說父子之間最好的感情,是相互成就。對周睿來說,他的父親雖從不擅長表達感情,但父愛卻如涓涓流水,在他的成長中細水長流。或許是遺傳了父親聰明的理工頭腦,從小對物理格外感興趣的周睿,各科成績十分優異,卻獨獨對英語課不感興趣。父親多次告誡周睿應該認真學習英語,卻始終沒有引起周睿的重視。直到步入大學校門后,周睿才發現,命運在不斷拿“英文”這塊短板敲打著他的生活。
“考大學時英文成績需要達到學校要求的分數線;大學畢業必須考過英文四六級;考研究生時,英文是必考科目;考上博士后,很多科研項目需要與國外學者溝通,甚至學校還給我安排了一份英文助教的課程……”繞不過去的英語學習,讓周睿有些疲于應付。一天深夜,周睿結束一份科研項目的翻譯工作后回家,當他走過父親的房門時,耳邊又傳來打印機的“噠噠”聲。他悄悄推開門,那熟悉的一幕讓周睿的學習態度有了徹底改變。
“臺燈的燈光下,父親伏案而坐,兩摞高高的資料書籍像是要把他圍起來,還是那個熟悉的敲擊鍵盤的背影,還是那個老舊打印機發出的聲響。我才發覺,原來父親一直在用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那一刻,周睿明白,父親的愛從來不是用語言表達的,而是默默地關注、無聲地引領和指導。
在父親身體力行的感染下,周睿苦學英文,并于2011年順利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回到青島后,周睿選擇了父親所在的青島科技大學,也成為一名大學教師。
身份的“升級”
“上小學三四年級時,父親教過我數學。后來他成為大學老師,每次他一走上講臺,我就特別羨慕;學生們一說周老師的課講得好,我心里就會涌起大聲說一句‘那是我爸’的沖動。 ”如今,周睿終于也像自己的父親一樣,走上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同時,他也當上了父親。
角色和身份的升級,也讓這位“博士”兒子與“教授”父親有了新的摩擦。或許就像親人口中說的一樣,“他們父子倆‘相愛相殺’慣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周睿和父親在對子女應該采取何種教育方式方面,有了觀念分歧。“小時候認為父親就是天,他敢作敢為、無所不能,我對父親的敬仰和崇拜超越了一切。但真到自己當了父親之后,才明白,原來父親也是在摸索努力,想要成為兒女心目中理想的父親。 ”周睿告訴記者,父親退休后經常幫他照看孩子,他管教式的教育理念卻讓周睿無法接受。終于有一天,爺倆為了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在書房吵了起來,周睿一氣之下重重摔門而出。換做以前,父親一定會跟上來教育他一番,可那天,父親卻一直在房間里沒有出來。后來,周睿返回書房悄悄開門,卻看到父親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翻看著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一手扶著老花鏡,一手摸著相片。 “那一瞬間,我才感覺到父親老了,他也需要被理解……”年齡的差距或許會讓父子倆產生理念上的隔閡,但父子之情卻能在無聲無息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講述
“碰撞”出來的理解
父母老了,“反哺”是每個子女表達孝心最好的方式。如今,周祖榮的退休生活除了幫著看孫子孫女外,每年都會和妻子一起游山玩水。這幾年周祖榮夫婦已經走遍國內大部分景點,回家后最開心的事,就是與兒孫們分享旅游趣事,家里時常歡聲笑語。
采訪的最后,周睿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這幾年游山玩水接觸新事物,父親的思想有了很大變化。他現在能理解我的育兒觀念,而我也努力理解他作為一名老教師,在育人成才方面的良苦用心。相互理解,或許就是我們之間碰撞出的育兒理念。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