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5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紅兵圍繞“加快公共財政建設,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介紹了青島財政堅持新發展理念,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財政效能明顯提升的相關情況。

全市人均財力達9200元
李紅兵在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253.8億元,是2011年的2.2倍;在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的同時,全市人均財力達到9200元,是2011年的2.2倍。通過體制傾斜,青島將更多新增財力留在區市,增強基層財政保障和支撐能力。區市級財力占全市的比重由59.8%提高到67.5%。財政收入過100億元的區(市)由2012年的1個,增加到2020年的6個,在2020年山東省財政收入居前十位的區(市、縣)中,青島獨占7席。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1584.6億元,是2011年的2.6倍?!耙环矫嬲{動更多資金投向社會事業、經濟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為保民生、穩增長、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另一方面,全市政府部門有力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帶頭過‘緊日子’,政府行政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三公’經費支出由11.5億元降至4.3億元,壓減幅度達到62.5%。”李紅兵表示。
青島財政持續加大民生投入,2012-2020年,全市民生支出總規模達到8355.3億元,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始終保持在70%以上。更加注重政策措施均衡普惠,民生支出實現了加大規模和優化投向的結合,民生保障實現了提高標準和擴大范圍的結合,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市民。
減稅降費超1000億元
減稅降費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青島創新“三頂一疊加”(頂格協調、頂層設計、頂格優惠+疊加享受)減稅降費機制,密集實施了一系列力度大、內容實、范圍廣的減稅降費政策,釋放改革紅利,用財政收入的“減法”換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2012-2020年,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特別是2018、2019、2020三年,新增減稅降費總額達到770億元,年均增長56%;行政事業性收費由224項減少至16項,減幅達到92.9%;政府性基金由30項減少至7項,減幅達到76.7%。
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億元
青島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聚焦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三大攻堅戰”,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財政保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財政力量。
2015年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我市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億元,年均增長35%,支持實施產業扶貧項目849個,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摘帽,3萬市定標準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扛牢扶貧協作重大政治任務,累計安排財政援助資金34億元,幫助安順、隴南、菏澤三市190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在2019年、2020年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我市均獲得“好”的等次。在全省考核中,我市扶貧開發工作、扶貧資金績效連續獲得最高等次評價。
全力保障污染防治投入。累計投入節能環保資金216.5億元。建立和完善空氣、地表水、水源地、生態濕地、生態公益林、糧食主產區耕地等環境生態補償機制,重點生態區保護得到加強;空氣質量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6.3%,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達到98.8%。
嚴控政府債務風險。 青島一方面積極爭取中央新增政府債券額度,充分發揮政府債券擴內需、穩投資、補短板、惠民生的關鍵作用,累計發行政府一般債券455.5億元、專項債券955億元,有力支持公共衛生、市政交通、農田水利、棚戶區改造等1069個項目建設,帶動項目總投資1萬億元。另一方面,堅持防風險與促發展并重,全面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嚴格控制在合理區間,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