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對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了解,通過一個富有地域特色、具有鮮明個性的演藝項目來體現,無疑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如今,音樂節作為備受大眾追捧的娛樂方式,同時也是文旅行業的重要分支,一場場音樂節的舉辦,不僅豐富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批外地年輕游客,帶來熱情的同時,也帶來了活力,不僅可以帶動本地文旅產業的發展,還可以促使整體區域向著更加開放、自由、包容的方向轉型。


廢舊礦坑搖身變成音樂舞臺
近日,中國第一個深坑音樂節即將落戶青島。昔日廢棄礦山變為精品葡萄酒莊園,今日莊園周邊的廢棄礦坑再變音樂舞臺——在廢舊礦山為核心區建設的葡萄酒莊周邊,將誕生以廢舊礦坑為演出主場地的“深坑音樂節”。
在青島萊西市院上鎮九頂山上,有一座利用廢舊礦山的深坑建成的12000平米德國現代建筑風格的酒莊——九頂莊園,該建筑群將原有礦坑底部建造成葡萄酒窖,上部建設酒莊城堡及酒店。建設城堡的同時,結合北緯37度朝南的位置,發揮氣候、土壤等種植優質釀酒葡萄的絕佳資源優勢,通過對周邊荒山荒地治理,形成了數千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規劃種植面積6000畝,已種植法國霞多麗等葡萄苗35萬株,面積3000畝。2020年九頂莊園入選國土資源部社會資本參與廢舊礦山治理十大案例。
以九頂山的有利條件為依托,院上鎮還推出“中國院上—葡萄小鎮”,規劃15000畝的葡萄酒莊聚集區,致力打造集葡萄產業示范、鄉村休閑旅游、高端田園度假于一體的一站式國產精品葡萄酒旅游產業集群。項目被列為2019年青島市“突破萊西攻勢”特色鎮示范工程項目。隨著青島深坑音樂節的開啟,探索出“礦山治理-葡萄莊園-音樂節-鄉村文化振興”模式:在原采礦區已建設成的集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精品農副產品展銷、文化展示功能為一體的九頂莊園、葡萄小鎮的基礎上,增設、升級旅游接待、休閑度假等功能,并以音樂節的形式對當地歷史沿革、區域產品特色等進行詮釋和解讀,通過這種獨特的體驗,帶動當地農業、旅游業持續發展。
據悉,青島深坑音樂節是在“堅持政府指導、規劃先行、市場參與、多元化實施”礦山修復的“青島思路”、在自然資源政策、鄉村文化振興政策的激勵下因地制宜、應運而生的常態化文旅演藝創新項目,音樂節將于2021年9月 17 日—9月21日舉辦。
音樂節將創造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個以廢棄礦坑作為主要演出場地的音樂節,通過斷崖所形成的獨特聲場,給每一位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聽覺、視覺體驗。
青島深坑音樂節開幕后每月都會舉辦,其中5-10月期間為室內場館和室外同時進行;11月到來年4月期間,將采用室內音樂會、互聯網線上音樂會兩種演出方式。各方將整合共享優勢資源,不斷彰顯影響力,力爭將青島深坑音樂節打造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文化活動品牌。

助力鄉村振興,體驗綠水青山
在音樂節均被冠以“城市”標簽的旅游演藝大潮當中,青島深坑音樂節落戶在地地道道的鄉村,作為以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為目的的音樂節,將通過“綠水青山 打擊樂”的形式,把深坑、紅酒、音樂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不僅僅帶動鄉村文化,更讓古老鄉村賦予新的文化內涵、深入體會綠水青山帶來的變化和感受。幾千年來,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打擊樂器都起源于鄉村,深坑音樂節將突出“回歸”理念,讓幾千年打擊樂文化回歸到鄉村,在大自然中去展現,去發展,在鄉村里去突破,去延伸。
青島深坑音樂節將融入“打擊樂 ”的概念。打擊樂-萊夷古樂,打擊樂-古典音樂,打擊樂-現代音樂,打擊樂-合唱音樂,打擊樂-流行音樂,打擊樂-大自然,打擊樂-葡萄酒,打擊樂-膠東半島最好的農產品等等,以“打擊樂 ”為主題,通過打擊樂“多元、多彩、多變、多融”的表演形式,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音樂節。
去年,萊西市獲評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這是全省唯一獲此獎牌的縣級城市。近年來,萊西市堅持生態至上,保護優先,圍繞“1 5 4”的總體發展思路,依托豐富優質的自然生態資源,致力于打造以生態農業為根基、新型工業為支撐、“樂在萊西”休閑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為引領、組織與體制機制為保障的現代發展模式,不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建設大青島北部綠色崛起的典范之城,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成功轉換。
近日,青島深坑音樂節項目啟動會成功在青召開,會議提出要將音樂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青島深坑音樂節藝術總監——中國音協打擊樂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少倫、青島市發改委副局級領導—青島派駐萊西企業服務隊隊長周江杰、資深藝術節策劃人——上海正午藝術中心秘書長宋竹君、青島萊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曉光、青島萊西市院上鎮黨委書記褚方曉、青島深坑音樂節行政總監——上海市打擊樂協會事業發展部主任王小朋等相關領導、專家和媒體記者共同出席會議。(青島日報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