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30日訊 29日下午,上合示范區“信用上合—跨境征信促進中俄貿易增長方案”新聞發布會在青島·上合國家客廳舉行,“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臺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間首個跨境征信服務平臺,將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跨境貿易企業提供公益的俄羅斯企業征信查詢、國際信用認證、信用管理師培訓等服務,三年時間免費提供10萬份俄羅斯企業信用報告,切實解決企業市場拓展、風險管控、貿易融資等方面難題。
上合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孟慶勝,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統計研究處副處長鞠衛華,青島格蘭德信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宋述大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信用上合—跨境征信促進中俄貿易增長方案》相關情況。

覆蓋1800萬家俄羅斯企業
三年提供10萬份俄羅斯企業信用報告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俄雙邊貿易額為402.1億美元,首次在前4個月即突破400億美元,兩國間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孟慶勝介紹,由于部分中國企業跨國經貿經驗不足,“走出去”過程中面臨著欺詐、信用等多重風險,如何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拓展市場,成為中國企業必須解決的難題。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推動中俄經貿關系加速提質升級,向2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目標不斷邁進是兩國元首的共識。”孟慶勝表示,上合示范區支持格蘭德信用管理咨詢公司以其跨境征信數據庫為基礎,共同打造“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臺,發起《跨境征信促進中俄貿易增長方案》。面向全國政府、金融機構和跨境貿易企業,提供免費的俄羅斯企業征信查詢、國際信用認證、信用管理師培訓、信用融資等服務,切實解決外貿企業在中俄貿易投資增長中遇到的市場拓展、風險管控、貿易融資等難題。
青島格蘭德信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宋述大表示,格蘭德將在三年間免費向中國企業提供10萬份俄羅斯企業信用報告。“我們的數據庫涵蓋了俄羅斯1800萬家企業,數據深度包含俄羅斯企業的注冊、股東、司法、輿情、海關、財務等信息,能幫助深度了解俄羅斯合作伙伴情況,使企業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擴大雙邊交易,促進出口增長。”

為1萬家中國企業信用背書
高效助力企業信用決策
國際信用認證方面,宋述大表示,“格蘭德信用評估合格后,篩選出1萬家中國企業為其提供信用背書,出具國際信用認證證書、中國企業信用報告,國外客戶可通過‘信用上合’多語種平臺查詢,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這一服務綜合運用大數據、AI等征信技術,改變了以往海外征信報告價格高、速度慢、企業不會用等缺點,提升了征信服務的公益性、可獲得性,高效助力企業信用決策,擴大進出口貿易。
此外,方案明確,將聯合中國服貿協會信用管理委員會的行業專家,免費為外貿企業提供1000人次信用管理師培訓,提升企業的國際風險管理水平,實現信用人才梯隊化建設。


以信用鏈接全球
助力國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中國人民銀行青島中心支行統計研究處副處長鞠衛華對打造“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臺及發起《跨境征信促進中俄貿易增長方案》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跨境征信降低了國際貿易參與各方的信息不對稱風險,是全球經濟活動中重要的一環。“此次方案的落實,是一項重要的創新舉措,有利于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對外貿企業進行風險把控提供了有力工具,在穩外貿、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孟慶勝介紹說,搭建“信用上合”平臺是上合示范區制度創新工作的重要一環,是示范區進一步打通服務鏈條、豐富服務方式、打造服務生態,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上合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要努力把上合示范區建成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地方間雙向投資貿易制度創新的試驗區”。上合示范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示范區建設的部署要求,始終把制度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主動謀劃、積極打造“智創上合”制度創新品牌。“通過搭建‘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臺,進一步推進了富有上合特色的制度創新體系建設。我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抓手、以落實為目標,充分發揮聚集效用,深挖雙邊貿易投資合作潛力,助力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與上合組織國家開展經貿合作。”
下一步,上合示范區將緊緊圍繞《總體方案》要求,繼續堅持務實發展,進一步落實落地全方位、大力度、高層次的制度創新工作,通過創新信用經濟發展模式,助力國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以信用鏈接全球,共同推進世界經貿投資合作的綠色、穩健、可持續發展,與全球伙伴一起共創信用未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陳娜 李子怡)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