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30日訊 今天,觀海新聞記者從市公安交警部門了解到,為全力做好“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全警全力啟用全時全域勤務模式,結合正在開展的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全要素、全鏈條、全時空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動,依法嚴查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加大背街小巷和交通秩序亂點堵點治理力度,推進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應用,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智慧化、精細化管控水平,努力讓市民出行更安心、讓城市形象更文明。
市南交警:多措并舉集中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針對轄區違法停車、兩輪電動車違法行駛等行為,市南交警連續出擊、科學布控,堅持開展高強度日間查車行動,有效維護交通秩序平穩運行。

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在外賣送餐高峰時段跟隨市南交警出警,在山東路靠近萬象城路段,交警針對外賣、快遞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治理,1小時的時間里,查處不按規定佩戴頭盔、逆向行駛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50余起。交警市南大隊香港西路中隊副中隊長宮軍濤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重要商圈周邊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力度,希望駕駛人提高安全意識,一定要按規行駛。”

目前,市南交警深度應用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對交通流量流向、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的規律特點以及重點車輛、駕駛人等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分析研判,科學預判風險源,梳理排查重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有針對性開展精確查處行動。根據轄區道路特點,重點針對違法停車、涉牌涉證問題、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治理,并著重在轄區東海路南京路路口、中山路廣西路路口、山東路香港中路路口等主要道路節點設置查車點,形成點、線結合的聯動查糾崗,及時有效采取措施攔截,確保查處行動取得實效。
市北交警:聯合多部門開展整治“僵尸車”行動
為創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市北交警聯合多部門開展整治“僵尸車”和非法地鎖行動。市北交警組織警力不留死角開展轄區“僵尸車”摸底排查,針對各小區居民反映的情況,轄區中隊、街道辦事處、城管執法局聯合行動,對違法車輛進行清理。
日前,市北交警分別在佳木斯路和勁松一路周邊小區開始行動。在勁松一路恒苑小區內,一輛藍色面包車長期占用公用停車泊位,經現場民警核查,該車脫審超過三年,且無法與車主取得聯系,執法民警隨即聯合城管部門通知清障車輛和叉車,5分鐘內將該車輛拖移清理。同時,轄區遼源路中隊在佳木斯路發現一輛魯BD6Y**紅色小型轎車已達報廢標準,且長期停放在泊位內、占用公共資源,對其進行拖移。自6月以來,市北交警共清理轄區“僵尸車”32輛。
據介紹,市北交警將借力網格化勤務改革,繼續堅持“僵尸車”治理常態化工作機制,對接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清理。將已拖移的“僵尸車”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告,對車輛進行分類處置;對已經完成法定公示流程、符合報廢標準的“僵尸車”,對接區商務局組織相關企業做好清運、回收、拆解等工作,做到依法清理與消納處置有機聯動;同時,進一步與相關部門真正形成合力,達到交通安全隱患明顯減少,交通秩序明顯改善,城市形象明顯提升的工作目標。
李滄交警:破解治理難點建立商圈示范交通
李村商圈素來車水馬龍、商場林立、人氣火爆,是交通治理的難點之一。李滄交警針對商圈周邊九水路、棗園路、夏莊路、書院路等重點路段布設警力,引導車輛停放在規定泊位,對違停車輛進行依法處罰。6月份以來,已累計處罰違停車輛約14000輛。針對商圈二、三輪車存在不按規定車道行駛、亂穿亂行、違規載人、不戴頭盔等違法問題,設置查車點進行查處和集中宣傳,提高二、三輪車騎乘人員的安全意識。對貨車闖禁區、車窗拋物、超速行駛等違法行為,李滄交警采取白天和夜間相結合、定點和巡邏相結合的勤務模式,在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加大整治力度,常抓嚴管不放松。

期間,李滄交警還對公共泊位私設地鎖問題嚴加管理,深入各個社區摸排,在向陽路、濱河路等路段清理地鎖、地樁,有效釋放公共泊車資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責任編輯:孫麗榮 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