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30日訊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馬鈴薯挖掘收獲裝置”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馬鈴薯挖掘收獲裝置”可有效減少收獲過程中的含土量和馬鈴薯破皮損傷情況,已在青島洪珠、中機美諾等國內4家企業應用,為相關企業累計新增產值49651.03萬元,同時出口60多個國家。

據悉,中國專利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開展評選,是國內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本次獲獎的“馬鈴薯挖掘收獲裝置”圍繞“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有效減少收獲過程的含土量和馬鈴薯破皮損傷,有效促進了土中果實作物的機械化收獲技術發展,改善了農業生產效率和勞動條件,同時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該裝置在青島洪珠、中機美諾等國內4家企業累計推廣應用28885臺,相關企業累計新增產值49651.03萬元、新增利潤約 6018.14萬元。該裝置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新增出口額725.37萬元。
近年來,青島農業大學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學校高質量發展,在“興科惠教”黨建品牌的統領下,注重科技原始創新,形成“3+5”成果申報模式,發明專利數量和質量逐年增加。學校現有發明專利857項,近五年,發明專利轉化40項、合同金額3148萬元,獲得各級各類獎勵217項,科技創新綜合能力不斷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