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日訊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
在航天空間站執行任務期間,對航天員的各項生理指標及身體狀況的監測至關重要。而此次應用于航天員生理信號采集的“醫療便攜/可穿戴式集成傳感系統”正是由青島一家民營醫療高科技企業—青島光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家航天員中心特別開發的。這是青島光電醫療繼2003年承擔國家航天員中心“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心電傳感系統項目之后,所承接的又一次重大任務。

在此次國家航天的重大項目中,青島光電醫療為中國空間站設計開發了航天員無線生理信號、12導動態心電檢測記錄儀、睡眠檢測以及無創血液動力學監護等系列醫療傳感器,其中無線生理信號傳感器又包括了心電傳感器、呼吸傳感器和體溫傳感器等醫療集成傳感方案。這種專門為航天員設計開發的醫療便攜/可穿戴式集成傳感系統是用來實時采集和傳輸航天員在各種狀態下的心電、腦電、呼吸、體溫、血氧和睡眠等生理信號并通過設備處理后返回地面檢測系統,其技術的專業性、在航天狀態下的可靠性、精準性均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為中國航天重大項目——‘空間站’所研發的專用醫療便攜/可穿戴式集成傳感系統是經過了兩年的全面考核,團隊多次前往國家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反復嚴格的測試和驗證,最終全部通過驗收并已成功交付使用。”青島光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德政說,嚴格按照保密規程、技術要求實施,整個項目團隊歷時四年的努力終成正果。

據介紹,青島光電醫療這家成立28年的民營醫療高科技企業,一直專注于生物電醫療電極與傳感器的開發和產業化,至今已授權的國內外專利達到110件。得益于深厚的技術積累,成為中國生物醫學細分領域的領航者,已向全球500余家知名醫療企業和科研院所輸出技術及創新產品,其中包括飛利浦、GE、清華大學、中科院、浙江大學等,成為著名的醫療“人—機”方案的引領者、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的重要基地。目前,青島光電醫療合資企業青島光電拿倫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所出品的“救命神器”——心臟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剛剛通過國家藥監局審核。
觀海新聞記者從城陽區工信局了解到,為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根據《城陽區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政策》,城陽區對新增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企業,經認定,自工商注冊起1 年內實際到位注冊資金2000 萬以上的,按照到位注冊資金的10%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項目啟動經費補貼。對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制造、封測類項目,工藝設備(不含辦公設備、動力設備、環保設備)投資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按照投入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搭建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含傳感技術)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年度投入在1000萬元到4000萬元的,平臺研發人員和服務項目達到一定標準的(平臺研發人員不少于10人,平臺線上服務企業不少于50家),按照投資額的30%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年度投資額超過4000萬元(含)的,按照投資額30%的給予最高3000萬元元補貼,分年度予以兌現。同時,給予辦公場所補貼、裝修補貼、研發補貼、政策配套補貼、上規模獎勵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潘曉 景小萍)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