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汽車產業加速駛入智能網聯賽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近日發布《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征求意見稿),提出青島將通過廣泛開放應用場景,打造“車路協同,全域聯動,多場景應用”示范城市,構建具有青島特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和應用生態圈。目標到2023年,引進、培育5-10家技術引領型企業;實現涵蓋普遍場景和特殊場景的多場景應用示范落地;構建以“5G+智能網聯汽車”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全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00億元。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智能化時代的重要產業賽道,也是未來汽車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青島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研發創新力量不斷充實,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打下一定基礎。但也要看到,青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起步并不算早,在汽車電子等領域基礎較薄弱。為加快推動產業發展,青島另辟蹊徑,以“多場景應用”為引領,開放各類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聯的應用場景,開展開放道路(包括城市道路、公路)與封閉園區等的普遍場景和特定場景示范應用,通過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和一定的市場規模,聚攏并帶動產業資源,形成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產業生態。
圍繞城市普遍場景應用,青島將開展保有車輛的智能輔助駕駛示范應用、智能網聯公交示范應用、智能交通示范路線運營、高效智能市內交通調度示范運營;圍繞特定場景應用,開展智能觀光、智能碼頭、智能城市無人物流車、智能環衛清掃車、疏港運輸智能化、智能礦山機械、生產園區智能管控可視化系統、無人駕駛農業機械、智慧型公路隧道、智慧停車場等示范應用。
通過應用帶動,推進智能信息物理系統、可信導航和高精度定位、基于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超算應用與海量存儲等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實現突破,搭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平臺以及具有青島特色的場景庫和模型庫等行業公共平臺。
從產業集群發展看,未來幾年青島要在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分析與運營產業、智能傳感器與控制系統產業以及車路協同產業等領域率先突破,初步形成青島特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同時構建起青島特色的智能交通產業生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