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升溫,夜公交帶你從容玩
記者探訪末班車延時首個周末 13條線路客流穩步增長
入夏以來,青島夜經濟日漸升溫。為更好地滿足市民和外地游客夜間公務、消費、娛樂等出行需求,助推城市夜經濟發展,途經城市主干道、通行條件較好和夜經濟聚集區周邊的13條公交線路末班車時間實施季節性延時,其中6條末班車延時到晚上11時以后。末班車延時首個周末,線路運行情況如何?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場
商圈景點游人如織
7月2日晚10時左右,記者來到香港中路上的遠洋廣場站點見到,不少市民已在此候車。記者經現場測算發現,該站點平均2分鐘左右就有一班公交車進站,即便如此,站點客流卻始終不見減少,不斷有市民從周邊商圈游玩后趕來乘車,或在站點與朋友擁抱揮別,溫馨的場景給城市增添了不少煙火氣。
“我就在附近上班,下班后約了朋友聚餐,大家小酌幾杯后不能駕車,乘地鐵或公交就成了最方便的選擇。”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返家需乘坐321路公交車,末班車延時后,聚餐的時間限制放寬了,大家的心情也更加放松。“以前到了9點半就擔心回不了家,急著收拾東西走。現在到了10時還能行動從容。”
外地游客劉先生一家三口到島城游玩,他對末班車延時的便利性深有感觸。“今天帶著孩子出來玩得晚了一點,本來以為要打車回酒店,但查詢后發現這么晚了還有車,真是太方便了!”劉先生表示,他們訂的酒店距離遠洋廣場較遠,打車出行費用較高,延時的末班車不僅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切實便利,也讓他感受到青島公共交通與城市發展同步的高效保障。
調查
線路客流穩步增長
11路是此次末班車延時的13條公交線路之一。自延時以來,該線末班車駕駛員張新鋼切實感受到了客流變化。“末班車延時第一天客流不是很大,因為當天是周四,仍屬于通勤日,但到了7月2日晚上,客流就有了明顯增長。”張新鋼介紹,2日晚末班車的客流較前日翻番,單在臺東一路站點就上了16位乘客,大多是從臺東商圈游玩后乘車返家的。此外,沿途各站點也有陸續上客。“11路線不僅經過臺東商圈,還途經青島大學、極地海洋世界等,沿線既有娛樂消費的商圈,也有游覽參觀的景點,每逢旅游季節,客流都很大。”張新鋼告訴記者,根據往年經驗,末班車客流將逐步攀升,并在8月份達到高峰。
另一條末班車延時線路321路線的客流情況與11路線略有不同。“平時,321路線的末班車人很少,但7月1日末班車延時當天,幾乎站站有人,這讓我很意外。”駕駛員柳斌告訴記者,到了7月3日晚,香港中路沿線站點的客流明顯增多,末班車在遠洋廣場站點上客近20位,島城夜經濟在公共交通的助力下迅速升溫。
保障
高品質服務賦能美好出行
記者了解到,張新鋼在11路線固定駕駛末班車已有4年時間。作為一位末班車駕駛員,他對近年來島城夜間經濟的飛速發展感觸頗深。“4年前,晚上10時左右就已經是最后一班車了,那時候末班車沒什么人,一趟也就拉不到10位乘客。”張新鋼回憶,2018年上合青島峰會以來,青島對夜間經濟發展開啟了加速推進模式,城市重要地段的景觀及亮化水平不斷提升,商圈加速擴容,到了晚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為與城市發展步調一致,公共交通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末班車時間,為市民出行提供堅實保障。“現在,末班車一趟能拉幾十人,是以前的好幾倍,不少市民上車時都在感嘆,沒想到這么晚了還能坐上車,青島的公交真是太好了!”張新鋼說,看著乘客們滿意的笑臉,他打心底里覺得自豪。
近年來,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多措并舉,以全面、完善、細致的交通保障為城市夜經濟發展托底。錨定公交“高品質提升”目標要求,著力打造最暖末班車,各線末班車駕駛員結合乘客實際需求提升精細化、專業化、特色化服務水平,用高品質服務賦能美好出行。(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