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5日訊 又到畢業季,青島大學質量與標準化學院首屆標準化工程專業本科生迎來他們的畢業典禮,將為我國標準化事業建設輸送一批新鮮血液。今年6月22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青島大學有98個專業上榜,上榜數位居全國高校第18位,在非“雙一流”高校中排名第二。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作為全國第一個開展標準化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性大學,青島大學標準化工程專業排名高居全國第二位,這是該專業學科建設成就的最好證明。

標準決定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標準支撐。2015年,為貫徹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的要求,我市在全國城市中率先提出實施“標準化+”戰略,市政府與國家標準委簽署了《關于推動青島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合作備忘錄》,市場監管局(原市質監局)與青島大學簽署了《關于成立青島大學標準化戰略研究院合作協議》。2017年4月,青島大學成立標準化學院(后更名為質量與標準化學院),當年招收第一屆標準化工程專業本科生,成為國內首所興辦標準化工程本科專業的綜合性大學。標準化學院還承辦了2017和2019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標準化教育分論壇。

2018年6月,山東省政府印發的《關于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支持青島大學加強標準化學科和標準化專業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標準化學院。青島大學通過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開展一系列標準化人才培養實踐,初步構建起了標準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標準化事業的長遠發展貢獻了青島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本著“寬口徑、厚基礎、小規模、國際化”宗旨,借助綜合型大學特色優勢,采用小班管理,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在教學團隊建設方面,教研隊伍的博士學位擁有率達100%,開展“教師+”建設,建立“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教師體系,聘請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張曉剛博士為名譽院長,邀請國家標準委、國際標準化組織、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有關領導和專家先后到學院指導或授課,使學生能夠即時獲得來自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一線的知識和信息。
在教學組織方面,創新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思路,實行“標準化+”輔修雙專業特色培養模式,根據專業“國際化”特性,實行四年一貫制滲透式英語教學培養。
在實踐教學方面,設立創新創業工作室,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杯”“標準化杯”“互聯網+”大賽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整合利用校內外資源,安排學生到標準化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進行實踐學習。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孫亞民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