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2日,市體育局黨組在奧帆中心媒體中心召開“初心永不忘,使命擔雙肩”世界冠軍金牌教練座談會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專題學習討論會。

會上,世界柔道錦標賽冠軍于頌,中國柔道協會副秘書長東京奧運會專家組專家徐殿平,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國家級教練曲月鋒,原山東省田徑總教練張增惠,原第二體育場乒乓球教研組組長申蓬華,原國家羽毛球隊領隊兼教練李衛國先后作了交流發言。大家用樸實的語言,用親身的經歷,回顧青島體育事業發展的輝煌歷史,暢談團隊艱苦奮斗的創業歷史,講述個人頑強拼搏的奮斗歷史,充分展現了青島體育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有力弘揚了競技體育更高、更快、更強的爭第一精神。參加座談會人員認真傾聽,不時給講述人致以熱烈的掌聲。

隨后,市體育局黨組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專題學習討論會,局黨組班子成員結合剛剛聆聽的體育人創業史、奮斗史,暢談了對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認識,對貫徹落實講話精神、開創體育工作新局面的思考。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氣勢磅礴、博大精深、思想深邃、激情飛揚,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通篇貫穿著堅定的信仰追求、強烈的責任擔當、不變的初心使命、高度的歷史自覺、深遠的戰略謀劃,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系統闡述和高度概括,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政治宣言,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膽識、理論勇氣、科學精神、人民情懷和歷史擔當。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與體育工作結合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和紅色體育精神,努力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強國新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車景華作總結發言并對體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具體要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體育進入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總書記對體育“四個重要”的論述,是對體育的新定位,賦予體育新使命,也昭示了體育的嶄新未來,全市體育系統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讀懂百年黨史的精神內涵,從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準確把握體育事業發展坐標,客觀認識體育的地位、價值和使命,謀局開篇十四五,初心不忘再起航。

車景華強調,學習七一講話精神,體育系統必須牢固堅定“永遠跟黨走”的決心。體育系統要始終鐵心跟黨走,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體育事業的“根”和“魂”。持續加強體育系統黨的建設,特別是發揮黨建統領作用,突出加強各級黨總支、黨支部班子隊伍建設,落實“支部建在隊上”,突出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完善體育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體育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實現體育系統黨的組織領導全覆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車景華強調,學習七一講話精神,體育系統必須始終樹牢“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體育系統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是一項重要的民生,是要為黨的事業爭取民心、贏得民心的,是要為黨的事業加分、爭光的。要準確把握體育“健民、育民、親民、樂民”的民生特征,著眼群眾需不需要、滿不滿意、答不答應開展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想一想:群眾健身設施夠不夠?健身場館遠不遠?健身花銷大不大?健身方法對不對?健身活動參與難不難?從這些群眾最關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和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確保體育工作經得起群眾評價、經得起歷史檢驗。
車景華強調,學習七一講話精神,體育系統必須始終保持“拼搏加奉獻”的作風。每個體育人都要牢記,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金牌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成功靠每名體育人苦干實干、拼搏奉獻。特別是25屆省運會日益臨近,局系統要以極強的榮譽感責任感緊迫感,全力推進25屆省運會備戰。各級黨員干部,要切實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求真務實、扎實苦干、敢于擔當,切實立起標桿,敢說向我看齊,敢說我先上,共同在體育系統內形成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車景華強調,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體育系統要迅速行動起來,掀起學習熱潮。要原原本本學,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制定具體學習計劃,納入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認真組織實施。要深刻領會學,組織討論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把握講話深刻內涵、精神實質,把握蘊含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要濃厚氛圍學,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廣泛進行宣傳,營造濃厚學習氛圍。要結合實際學,把學習講話與辦人民滿意體育結合起來,與備戰25屆省運會結合起來,與籌劃部署下半年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學習轉化為促進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來源 青島市體育局)
責任編輯 李瀟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