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7月8日1版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五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回望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從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到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從矢志改革開放,實現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我們黨始終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歷史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無往而不勝。
于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一百年來,多少槍林彈雨的戰斗,多少壯懷激烈的犧牲,多少上下求索的追尋,多少千難萬險的跋涉,多少執著堅定的前行……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前赴后繼、勇往直前,成就了昭如日月的偉業,譜寫了震古爍今的史詩。歷史無言,山河為證: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歷史的一頭連著光榮的過去,一頭通向光輝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殷殷囑托,飽含對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映照出百年大黨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推進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問題和影響城市環境、老百姓反映強烈反復投訴的難點痛點問題,讓城市更加方便、溫馨,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必須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我們不會忘記,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是人民用小推車推出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是人民的“大包干”拉開農村改革的歷史大幕,是人民的齊心協力筑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堅固防線。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錨定青島“十四五”發展目標,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奮力推進“項目落地年”、建設創新型城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等各項工作,實現城市高質量進位趕超。要持續深化“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不斷完善受理-辦理-反饋-監督“四位一體”機制,引導廣大市民以主人翁的責任感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凝聚起“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的強大力量。
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汲取更強大。只要我們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就一定能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