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直盛傳一個說法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什么叫“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這不,立馬安排上了!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表示,計劃2021年秋季學期在浙江數字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待時機成熟時在全省推行。

浙江數字家長學校自2020年開通,已向家長發放學習電子證書——“家長上崗證”22萬份

隨著在此基礎上的“家長學習積分制”的推出
父母該不該“持證上崗”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網上關于該話題的投票,支持的和反對的幾乎一半一半

贊同的網友略勝一籌
他們認為家庭教育必不可少

反對的網友則表示:這屆家長太難了

當然,總有“沙雕”網友亂入
“單身狗”不忘摻和一腳

“父母持證上崗”的呼聲日益強烈,并非沒有它的理由
說到底,家長也是第一次做家長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難免有所疏漏

造成想做好與做不對的理想與現實落差
以下現象你熟悉嗎?

“咆哮式”教育
小孩子貪玩打鬧不想學習,常常引得大人火冒三丈,忍不住怒吼
由此引起一出 “咆哮式”教育
相關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反映自己的身邊存在愛“咆哮”的媽媽

而造成媽媽們“咆哮”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們常犯錯誤,媽媽耐心耗盡

長此以往,“咆哮式”教育對于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打罵式”育兒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受到關注
一名深圳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氣得打了孩子一巴掌,導致孩子一側耳朵鼓膜穿孔

醫生稱,每年接診被爸媽打傷耳朵、鼓膜穿孔的小患者有好幾例,導火索都是輔導作業

觀海君心里一顫
感謝當年爸媽手下留情
“雞娃”熱
還記得新春檔大爆的《你好,李煥英》嗎?
李煥英和女兒英子的雙向親情打動眾人
然而現實里,許多哭著從電影院走出來的媽媽,沒有成為“李煥英”,卻正在成為“田雨嵐”
沒錯,就是《小舍得》里那位“雞娃”界的著名選手
不失為如今家長的真實寫照

報班報班報班
家長一味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樣樣精通的“萬事通”
高熱情的消耗換來的可能是孩子被擠壓得透不過氣的童年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有專家說,父母重視教育,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錯
“父母持證上崗”的實行逐漸提上日程

假如父母需要“持證上崗”,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有人做出“四大預測”
陪做作業
上崗前:一陪作業,雞飛狗跳

上崗后:心平氣和,母慈子孝

興趣培養
上崗前:孩子的興趣被父母拿捏得死死的

上崗后:一切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

親子溝通
上崗前:一言不合拳腳相向,親子相處就像打仗

上崗后:家人和睦,歡聚一堂

情緒管理
上崗前:喜怒怒怒怒怒怒怒怒

上崗后:先有respect,再談peace&love

......
好家伙
如果真的如此有效,觀海君將來也想考個證試試了

當然,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這張“合格證”
孩子的教育應該怎樣做,怎樣做會更好
“一張證”背后,是家長對于養育孩子科學技能和觀念持續地學習
觀海君認為這也是“父母持證上崗”的初衷叭~

“父母持證上崗”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分享觀點
觀海新聞綜合自新浪微博、澎湃新聞、鳳凰新聞等,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