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罪,對公訴人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到非常后悔……”法庭上,一名年輕人對自己挪用公款的行為供認不諱,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濃濃的悔意。
這名年輕的國家工作人員叫黃鑫,是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旗下的國有企業四川省潤華生態園林工程公司的一名會計,因為沉迷網絡賭博,短短2個多月時間挪用公款50萬余元,其中49萬余元用在了賭博上。
2019年4月,黃鑫在游戲群里看見一個棋牌游戲鏈接,出于好奇點了進去。想著棋牌游戲也是娛樂的一種,黃鑫開始在某網絡軟件里玩炸金花、21點、搶莊牛牛等。
不曾想,短短四五天時間內黃鑫便贏了近兩萬元。提現了6000元后,黃鑫的心開始不平靜了。從一開始每局下注20、30元到每局幾百元,投注金額越玩越大,他開始做著發大財的美夢。
可惜好景不長,沒幾天黃鑫便開始輸多贏少,而且越輸越多,不僅把之前贏來的錢都輸光了,還賠上了自己的工資和積蓄。沉浸于賭博帶來的刺激,黃鑫沒有及時止損,反而向一些網絡平臺貸款,將網貸的錢用于賭博,想要翻本。
很快,網貸的錢也輸了個精光,面對還款壓力,黃鑫把目光轉向了單位的公款。
作為會計,黃鑫掌管著潤華公司的銀行賬戶。按照正常網上轉賬流程,需要先由出納制單,再由作為會計的黃鑫復核確認后才能轉款。出納制單需要使用制單U盾,由潤華公司的出納周某保管并掌握密碼,會計復核使用的復核U盾由黃鑫保管并掌管密碼。
由于潤華公司財務制度并不嚴格,財務工作忙不過來的時候,黃鑫還幫周某操作過幾次轉賬,再加上密碼設置得很簡單,黃鑫很容易便記住了制單U盾的密碼。
“周某把制單U盾鎖在辦公室抽屜里,我和她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知道鑰匙存放的地方,趁下班后單位沒人,我就自己私自制單復核,從單位賬戶里轉了2萬元到我的銀行卡。”黃鑫說起挪用的第一筆公款,那一幕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眼前。
還了網貸后,黃鑫又4次挪用公款充作“本金”,繼續沉迷網絡賭博。賭紅了眼的黃鑫越賭越大,最大的一次投注金額達到了3萬元。
輸了黃鑫就從單位賬戶轉款到自己的賬戶,仿佛把錢從左邊口袋放進右邊口袋那樣熟練。
短短2個月時間,黃鑫挪用公款50萬余元,除去一些手續費和日常開銷,有49萬余元都用在了網絡賭博里,輸得精光。
“東窗事發”源于一條短信。
黃鑫一直挪用潤華公司在農業銀行開設的賬戶里的錢,農行賬戶綁定的是黃鑫的手機號碼,在收到轉賬成功的短信后,黃鑫便把短信刪掉,以防被發現。
有一次,因為農行系統正在維護,黃鑫便用潤華公司在建設銀行開設的賬戶給自己轉了1萬元。而建行賬戶綁定的手機號碼是單位老會計的,老會計收到轉賬短信后,立刻告知了潤華公司財務科長徐姝慧。
盡管黃鑫第二天就將這1萬元還了回去,但還是引起了徐姝慧的懷疑。在核對銀行對賬單、會計賬目后,黃鑫擅自挪用公款的行為暴露了。
2019年10月,四川省峨眉山市監委對黃鑫涉嫌挪用公款罪進行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分析線索后,調查組認為,這個案件的核心在于其使用某網絡軟件上進行棋牌活動是否為賭博行為。
“挪用公款罪的本質在于‘挪’和‘用’,黃鑫對于用單位賬戶轉賬的行為供認不諱,那么我們監察機關查辦的重點要放在‘用’上,若能證明該網絡軟件APP是賭博軟件,那么黃鑫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證據就扎實了。”峨眉山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丁超說。
專案組一方面在對黃鑫進行談話時,加強思想教育,獲取有效信息;一方面提取和固定黃鑫手機里的證據。最終,黃鑫通過網絡軟件進行多款棋牌活動的行為被公安機關認定為賭博行為。
黃鑫身為國有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挪用本單位資金49萬余元人民幣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涉嫌挪用公款犯罪。2019年12月,峨眉山市監委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并建議潤華公司對黃鑫作出政務處分。2020年6月,峨眉山市人民法院一審以犯挪用公款罪判處黃鑫有期徒刑二年。 (記者 王小寧 通訊員 李萌萌)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