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9日晚,第四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舉行第一期青滬學堂,特邀德衡律師集團高級合伙人、德和衡上海所主任湯華東,圍繞滬魯文化差異談現代服務業發展,突出從文化根源上挖掘兩地差異提高融合。151名專業實訓干部集體參加。

1995年,湯華東畢業于煙臺大學法學院,之后在上海攻讀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碩士、上海交通大學金融法博士。26年來,深耕金融、銀行、民商訟裁、公司投融資與并購等領域,曾為多家境內外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大型企業、跨國中介服務機構提供法律服務,是中國國際經貿委員會仲裁員及上海、青島、大連等地區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講座現場,湯華東從精明務實、守約誠信、精致認真、個體獨立、崇尚自由、追求品味、包容謙和、海納百川等方面,闡釋了上海的城市精神與城市品格。同時,作為山東日照人,他還指出了因為忠厚老實、保守傳統等因素影響,山東人過分留戀家鄉,不愿意走出去,在創新意識、開拓精神上與南方存在較大差距。
對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湯華東認為,現代服務業的繁榮與否,背后是一座城市的開放精神與開放程度問題,政府要“開門”,允許不同類別、不同地方的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這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同時,他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可有效提升營商環境的公正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因此,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要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清除歧視性和差異化限制,在法律面前各類市場主體一律平等,在監管、執法、司法等活動中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做到公平公正,這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
最后,關于專業實訓工作,他希望干部能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意識,能夠深入企業、善于傾聽、撲下身子,學習企業怎么研究政策、研究項目、研究市場、研究技術、研究產業,了解企業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再反思政府應該提供什么服務、怎樣提供服務,切實在解放思想中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滬記者 胡相洋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