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歲的老父親是一名有著50年黨齡的老黨員,得知我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黨員,他笑得像個孩子,笑著笑著又哭了。”張吉勝回憶說,父親笑是因為高興,而流淚是因為欣慰……

張吉勝戰斗在防疫抗疫第一線。
張吉勝是即墨城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站副站長。入黨20多年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敢于擔當,勇于沖鋒,事事處處、時時刻刻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晚11點,張吉勝接到即墨區環秀街道辦事處指揮部電話。疫情就是命令!面對腦梗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親和時不時就犯心臟病的老母親,他沒過多解釋,匆匆交代幾句,就出門而去。
1月27日上午9點,張吉勝接到通知,一名發熱患者要求救治,向院領導匯報后,他帶領一名工作人員火速趕到患者所在小區。體溫38.8°C,咳嗽,全身乏力,走路不穩,又是從外省回來的,這難道會是即墨區的第一個新冠肺炎病例?張吉勝心里一緊,迅速向區指揮部作了匯報,同時向區調度中心申請120救護車。
等待救護車期間,病人突然走出家門。情急之下,他緊急疏散周圍人群,將病人安撫在單元門里,直到病人被救護車安全轉走。沒有人注意,由于當時防疫物資缺乏,張吉勝全身的防護用品只有一個口罩。“很多人問我,當時怕不怕,說實話,當時沒來得及想,事后確實有些后怕。”
3月4日晚,即墨區迎來了第一批境外回國人員,張吉勝的工作也從醫院轉移到隔離酒店,負責外圍指揮。隨著隔離人數不斷增多,工作人員一時人手不夠,再加上各方面經驗不足,很容易出現緊張情緒。“我是黨員,讓我進入酒店,和同事們一起面對。”張吉勝主動提出。
每天組織工作人員培訓,從個人防護到酒店消毒;給隔離人員測量體溫,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飲食習慣,既保護好工作人員,也安撫好隔離人員的情緒。短短兩天,張吉勝理順了境外回國人員集中隔離流程,為以后的隔離酒店提供了樣板。張吉勝的工作得到了上級認可,3月8日,他被調往指揮部酒店調度組工作,統一調度、指揮、隔離各國返回人員,負責的區域從最初的2個隔離酒店到最多時的13個。
7月17日,即墨區接了一個科威特回來的航班。檢測結果出來了,多例陽性!張吉勝立即給4名派駐酒店工作組組長打電話,通知醫務人員不要到房間測量體溫,改為電話詢問。同時要求酒店工作組做好所有人員的防護和醫療廢物的處理,避免院感事件發生。14天的緊張忙碌,所有參與接待的工作人員無一例感染。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個村莊開始封村設關卡。一天,老母親心臟病犯了,張吉勝把藥送到村口,只讓哨點的人捎給父母,卻沒有回家看一眼。他不想給村里添麻煩,也不想父母看到他疲憊的樣子。連續3個多月沒見,父母多次給張吉勝打電話。“我一直沒有告訴父母那段時間自己在干什么,每次接電話,我都說在醫院加班,其實老人心里很清楚,打電話只是關心兒子。”
2021年4月初,青島市開始部署接種新冠疫苗,張吉勝和同事們一起又來到新的工作崗位——小韓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大院。“疫情防控是一項長期任務,工作地點和崗位會變,不變的是那份職責——守護人民健康。”張吉勝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