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及2021年8月,北京大學先后發函至寧德市教育局和寧德市政府,稱當地“寧德北大培文學校”的名稱中包含北大校名簡稱,且未經該校授權,商請予以規范、更名。
對此,寧德北大培文學校則回應稱,學校名字中的“北大培文”有合法授權。寧德市教育局則表示將對學校使用“北大培文”注冊商標及授權委托情況重新審查。
北大兩次發函要求更名
因北大培文(寧德)學校在籌設中就投放的招生廣告,北京大學2018年3月8日發函至寧德市教育局:

2021年8月北京大學再次發函至寧德市人民政府,指出:


2018年3月北京大學發函

2021年8月北京大學發函
官網介紹“學校傳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
據“寧德北大培文學校”官網介紹,作為政府重點民生工程項目,該校是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及國際部于一體的全日制學校,總投資8億元,占地面積276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可提供8000個學位。官網介紹中也有“傳承‘愛國進步、兼容并包’的北大文化、‘敢為先、常為新’的北大精神”“傳承北大精神”等內容。
寧德北大培文學校2021年秋季招生公告顯示:小學一年級開設雙語班、實驗班,計劃招生240名;初中一年級開設丘成桐數學實驗班、北大英才班、實驗班,計劃招生500名;高中一年級開設北清班、宏志班、精英班,計劃招生160名。
有家長沖著“北大”的名頭來
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寧德北大培文學校,目前學校已開始新一年度的正常教學工作。對于此事,學校門口一名初二學生的家長林先生稱“當年學校可能是靠此吸引眼球,以此招生。”但他對學校的辦學質量表示認可,并在今年將孩子轉學至該校。
黃女士的孩子在該校小學部四年級讀書。她對記者說,當初是因為“北大培文”這個品牌,相信有更好的師資才將孩子送到這里念書。學生家長樂女士則告訴記者,她認為學校有沒有掛“北大”字眼并不影響家長們的判斷,現在家長們都是以“寧德培文”來稱呼學校。樂女士希望學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及孩子們的生活中,她認為只要真正能把質量搞上去,才是最好的品牌。
“當初就是奔著北大的名頭,以及會有北大優質的教育資源,才送孩子到學校上學。”林女士9月3日告訴記者,孩子目前就讀于初中部,是該校第二批入學的學生,一年的學費在33000元左右,今年新入學的一年學費達43100元。
吳女士的孩子就讀于寧德北大培文學校小學二年級,她告訴記者,一年的費用是36000元,涵蓋學費、住宿費及伙食費,除每天正常上課外,晚上還有兩節晚自習;雖然費用確實比較高,但當初覺得沖著北大的教育資源,還是值得的。
學校方面稱已取得合法授權
對于北大要求改名一事,寧德北大培文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學校名稱中的“北大培文”有合法授權。校方已于8月23日對北大復函說明。
該負責人解釋說,學校的舉辦者是寧德博雅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寧德博雅”),其控股母公司為陽光博雅教育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博雅”)。陽光博雅在2016年4月1日就與北京大學專門從事教育產業的全資校辦產業公司——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后者授權陽光博雅或其關聯公司在全國五年內使用“北大培文”品牌,單獨或與辦學所在地合作方合資舉辦10所北大培文學校。合同有效期至2036年8月31日,寧德北大培文學校即為其中開辦的一所。雙方在2016年11月就合作項目選址在寧德市另外單獨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因此,學校方面使用“北大”二字是有合法授權的。
記者注意到,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即北大發函中所稱的含有“北大培文”字樣的三家公司之一。
該負責人稱,學校更名不僅涉及過往協議變更的復雜情況,更涉及到數千學生與家長的切身感受與社會情緒。目前集團已經派人前往北大溝通,如果可以沿用校名固然好,若是相關政策不允許,屆時將根據公司總部的要求進行變化。
知情人士:校方所提供資料不能證明授權許可
在北京大學發函至寧德市教育局后,福建陽光集團有限公司相繼提供了2014年9月29日北京大學校辦產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供的“關于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為北京大學直屬一級全資公司”的證明、上述兩份協議、2018年6月5日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給予陽光博雅教育的品牌授權書等材料。
但在2016年5月,北京大學就已發布《關于校辦企業舉辦教育及培訓機構的重要通知》,明確說明:“即日起,在北京大學有關新的管理辦法出臺前,各下屬企業不得舉辦新的使用北京大學名稱(即出現‘北京大學’‘北大’字樣)的各類教育及培訓機構”。
北京大學2018年的函件亦指出,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學資產經營公司控股,并非北京大學二級機構;正在使用“北大”冠名的應在3-5年逐步取消冠名,任何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使用“北大”名稱或北大標識進行招生宣傳。
知情人士稱,“關于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為北京大學直屬一級全資公司”的證明系2014年9月29日出具的,已不具有法律時效性;品牌授權書、“北大培文”商標注冊證及協議等,并不能證明北京大學授權許可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使用“北京大學”“北大”的名義對外開展合作辦學。
寧德教育局:將重新審查商標和授權
對于“寧德北大培文學校”校名一事,寧德市教育局回應稱,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28日取得國家商標局批準注冊的“北大培文”商標,依據相關法規,該公司可以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
根據陽光博雅與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的兩份合作協議,寧德北大培文學校由寧德博雅舉辦并籌措辦學經費,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授權學校使用“北大培文”品牌,因此教育局于2018年7月5日批準學校籌設,2019年8月1日批準其正式設立。
對于北大發函一事,寧德市教育局表示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指派寧德教育局、蕉城區政府等有關負責人于近期前往北京大學及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進行溝通交流,將依據有關文件精神,對寧德北大培文學校使用“北大培文”注冊商標及授權委托情況重新審查。(綜合海峽都市報、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