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更綠色” 教育“爭一流” 會展“建名城”
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青島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青島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青島市會展業“十四五”規劃》
能源發展
到2025年煤炭消費比重下降至23.5%
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四五”專項規劃解讀系列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就《青島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相關發布。
據介紹,《規劃》系統梳理了“十三五”以來,青島積極應對能源需求增長態勢,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調整能源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和能源技術裝備水平、推進節能減排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規劃》同時提出,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新要求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以能源安全保障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力,緊密契合我市“十四五”能源發展新需求,深入實施“三三三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能源保障能力,持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著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有序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規劃》從總量調控、能源結構、能源供給、節能降碳等4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
在總量調控目標方面,到2025年,完成省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及煤炭消費壓減任務,電力裝機總量達到1090萬千瓦左右,全社會用電量達到612億千瓦時左右。
在能源結構目標方面,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對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新要求,擴大清潔能源利用規模,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推進煤炭消費壓減。到2025年,煤炭消費比重下降至23.5%左右。煤電電量、清潔能源電量、市外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優化到21.5%、27.0%、51.5%。

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氫能公交示范項目
在能源供給目標方面,拓展能源供給渠道,強化能源供給安全保障,進一步增強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到2025年,電力供應、天然氣接卸及輸配、電煤儲備等能源供給能力實現大幅提升。
在節能降碳目標方面,深挖節能降碳潛力,提高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能源綠色高效發展。到2025年,完成省下達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目標、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
錨定發展目標,《規劃》提出了主要任務和建設重點。
加快清潔低碳轉型、促進能源結構優化方面,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壓減等“三大計劃”。推動可再生能源倍增,因地制宜積極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力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持續擴大天然氣消費,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加快落后煤電機組、燃煤鍋爐淘汰,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幅壓減煤炭消費。實現能源消費增量主要由清潔能源供給、電力消費增量主要由清潔電力供應。
夯實能源供給基礎、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方面,聚力完善智慧電力供應、多元燃氣供應、綜合油品供應等“三大體系”。堅守安全底線,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品種多元、渠道多元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能源應急儲備能力,全面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和效率。
強化綠色節能發展,推進質量效率提升方面,推進產業結構綠色轉型、能源消費“雙控”、重點領域節能等“三大工程”。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要求,科學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增速,在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深入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推動重點耗能行業轉型升級。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助推能源產業發展方面,著力強化重點能源研發、先進技術應用、智慧能源創新、能源裝備產業等“四大引領”。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構建開放市場體系方面,持續深化重點能源領域、能源市場配置、能源運行管理、能源安全管理、能源合作交流等“五大改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教育事業
新建改擴建各學段校(園)超200所
到2025年,率先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四五”專項規劃解讀系列發布會,市教育局介紹《青島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情況。《規劃》立足“山東龍頭、國內一流”的發展定位,結合青島實際提出了“兩個率先”的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率先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率先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
堅持育人為本,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青島將圍繞構建五育并舉的育人體系目標,推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重點工程,實施紅色基因傳承、中小學生法治素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提升、生存教育普及、美育浸潤等項目和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鄉村家庭教育質量提升、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行動等計劃。到2025年,建成12所國家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降低不少于1個百分點,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兩至三項體育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提升課后服務和社會教育質量,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5+2”模式,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達到150個、未成年人社會課堂達到550家。
堅持學有優教,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實施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工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7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于9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全部達到省示范園標準,所有區市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程,新建、改擴建小學、初中125所,全部區市力爭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標準。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義務教育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施高中教育特色多樣發展工程,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11所,形成具有青島特色的綜合高中發展模式,特色高中、綜合高中建設數量分別達到20所和18所。

青島上海路小學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校內托管。韓星 攝
圍繞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終身學習需求的目標,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新高地,力爭新建2-4所高職院校和2所以上占地超過200畝的中職學校,重點建設10所高水平職業院校、30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建成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2所、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3個,培育30個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工程,普通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總數達到70所,在校生總數爭取達到50萬人,建成10個重點學科產學研合作聯盟和一批特色示范專業。實施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工程,強化不同類型教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校內與校外教育之間的互通銜接,推動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共建共享,構建開放多元、融通便捷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
堅持統籌協調,提升教育服務區域新發展格局能力。實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設工程,建成規模可觀、梯度合理的海洋教育特色學校、專業集群,推出一批海洋協同創新平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洋教育特色學校達到20所,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0所以上,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海洋教育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實施中小學幼兒園創新創造教育、學科特殊稟賦學生培養“強基計劃”、職業教育“深藍計劃”和構建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等計劃和項目,為構建區域新發展格局、構筑發展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會展業
力爭2025年舉辦會展節慶活動550個以上
加快建設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國際會展名城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四五”專項規劃解讀系列發布會,市貿促會就《青島市會展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相關發布。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特別是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后,青島市會展業駛上發展“快車道”,五年時間先后舉辦會展活動近1500場,展覽面積從2015年的260萬平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426萬平方米,躋身全國城市前六。打造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等一系列新會展品牌活動。青島世博城、紅島會展中心兩大展館先后投入運營,全市4大展館室內可展覽面積位居全國城市第4,為青島會展業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青島已發展為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區域會展中心城市之一,多次獲得“中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等榮譽稱號。
“十四五”期間,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島將緊緊圍繞建設“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國際會展名城”這一總目標,著力建設“兩個中心”,牢牢把握“三個方向”,加速構建“四大高地”,持續推進“五大攻堅”,深入實施“六大行動”,推動全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021年5月舉辦的中國品牌日活動中,青島展區吸引諸多參展商駐足。
圍繞“一個目標”。到2025年,力爭基本形成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基礎牢固、布局合理、發展均衡的會展業體系,把青島建設為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國際會展名城。到2025年,力爭全年舉辦較大影響的會展節慶活動550個以上,規模以上會展企業年營收額保持10%左右增長;形成5個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國際品牌會展活動,培育15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內品牌會展活動;與50個國內外知名會展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入10個左右區域會展聯盟或國際會展組織,膠東半島城市會展交流合作機制日趨完善。
著力建設“兩個中心”。立足青島產業和資源,努力將青島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海洋會展中心和時尚會展中心。海洋會展中心建設方面,將聚焦海洋強國戰略實施,依托港口條件優越、海洋經濟雄厚、海洋資源匯聚和海洋會展活躍的基礎,推動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等重大海洋會展活動進一步向品牌海洋會展方向發展。時尚會展中心建設方面,將依托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時裝周、青島國際車展、青島國際家具展等重大時尚會展,引導形成“會展時尚化”“時尚會展化”新風潮。
牢牢把握“三個方向”。一是堅持會展市場化發展方向。二是堅持會展國際化發展方向。三是堅持會展特色化發展方向。
加速構建“四大高地”。充分發揮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青島國際博覽中心、中鐵青島世博城、紅島國際會展中心四個專業會展場館的資源集聚作用,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四大會展高地”。
持續推進“五大攻堅”行動。持續推進數字會展、綠色會展、智能展館、招展引會、交通配套五大“攻堅”行動,推動青島會展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深入實施“六大行動”。一是實施品牌會展“培強”行動,積極打造代表青島品牌和形象的新一代會展領軍品牌。二是實施重點產業“覆蓋”行動,培育引進與全市13條重點產業鏈配套的重大會展活動。三是實施會展主體“育林”行動,鼓勵各類會展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資本運作形式組建會展集團,打造會展領軍企業。四是實施國際交流“提升”行動,提升青島會展的國際化水平。五是實施會展產業“鏈接”行動,以會展企業為龍頭,加強與交通、旅游、餐飲、住宿等與會展業密切相關行業的融合。六是實施半島會展“隆起”行動,強化青、煙、濰、威、日、臨六市會展業的互通互聯機制,推動半島一體化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胡相洋)
青島日報2021年11月10日3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