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項目施工現場。

春季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現場。
三月的港城,陽光明媚,四處勃勃生機。在煙臺開發區多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起升轉動,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自貿片區春潮涌動,演繹著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今年,煙臺開發區強力推進列入2021年建設計劃的200多個重點項目,一季度累計新開工業項目22個、總投資401.7億元,實現了產業項目建設首季“開門紅”。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如果一座城市的發展是一幅逐步展開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那如火如荼建設中的重點項目,就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眼下,煙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正筆鋒遒勁、波瀾勢起。
硬實力
95個項目入選省市重點項目
3月20日,煙臺開發區舉行春季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總投資62.2億元的7個產業項目開工,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等領域,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是煙臺開發區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產業轉調、做強實體經濟的重要載體;
3月13日上午,煙臺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設在位于煙臺開發區的艾迪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現場,開發區總投資376億元的19個項目同步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全部為新興產業項目,年度投資65億元;
2月26日上午,山東省舉行2021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全省81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煙臺分會場活動同樣選定在位于煙臺開發區的萬華化學集團全球研發中心二期項目建設現場,煙臺市66個項目同步開工建設,總投資926億元;
在此前公布的山東省2021年重大項目名單中,煙臺開發區15個項目入選。其中,12個項目入選實施類重大項目,3個項目入選儲備類重大項目,入選數量居全市第一。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重點項目成為煙臺開發區的熱詞。無論是選中成為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現場,還是入選省重大項目名單,無不印證了煙臺開發區項目的硬核實力。
“項目是開發區發展的生命線,沒有項目就沒有開發區,沒有項目的發展也沒有開發區的發展,特別是重大的新興產業類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對推動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煙臺開發區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是故,煙臺開發區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干。
今年,煙臺開發區強力推進列入2021年建設計劃的200多個重點項目,其中,西港區LNG、國際高性能材料創新中心等95個項目入選省市重點項目。這些項目體量大、質量高、前景好,承載著煙臺開發區乃至整個煙臺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
眼下,煙臺開發區正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重磅按下“快進鍵”,形成了你追我趕抓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一批創新產業、高端產業項目正加快布局建設。
優環境
要素保障力促項目推進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是經濟發展的溫度計和晴雨表,也是項目建設、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疊加自貿區的煙臺開發區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親商安商富商是開發區的傳統,更是開發區企業、項目發展的制勝法寶。
“以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政務服務的持續強化、干部作風的不斷提升,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高地。”煙臺開發區管委主要領導的話語擲地有聲。
圍繞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煙臺開發區持續深化各領域改革,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全面落實“全鏈條全周期供地”等制度,保障項目拿地即開工。“我們將充分發揮‘抓項目開工、促有效投資’聯合保障機制作用,落實‘全鏈條全周期供地’’拿地即開工’等措施,積極對上爭取,狠抓內部挖潛,用好‘審批綠色通道’,全力破解土地、資金、環保排放等瓶頸制約,確保項目建設高效順暢。”煙臺開發區重點項目工程推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力爭“拿地即開工”機制由10個工作日平均壓縮至5個工作日。
以機制促推進。煙臺開發區形成了以現場辦公會制度、聯席會議制度、“10+1”調度推進機制為主體的會議制度。現場辦公會制度作為第一個層級的會議,一般由項目推進中心協調各部門召開,在這個會議上協調不了的問題,則會召開由相關部門一把手參加的聯席會議,對于聯席會議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召開由管委領導參加的“10+1”重點項目推進會。
煙臺開發區還以活動促開工,確保月月有活動、有開工,季季有竣工、有投產,投資持續發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持。
蓄能量
傾全區之力抓招商引資
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等多重疊加因素影響,“雙招雙引”拼搶競爭的態勢愈演愈烈,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拼不行,不搶不行。
為加強項目儲備,培植高質量發展持續動能,煙臺開發區將掀起新一輪“雙招雙引”熱潮,傾全區之力、以超常規舉措抓好招商引資。
突破新興產業招商,搶先布局8K超高清、航空航天、海洋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海外直升機、航天科工等戰略項目落地。
突出產業鏈招商,圍繞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精準引進上下游企業。開展重點項目大走訪活動,依托現有支柱產業和骨干企業,切實做好增資擴建、增產提效和產業鏈招商。
強化日韓招商,充分釋放“三園”平臺效應,加強與日本翰林院、韓國科學院等機構合作。
廣辟招商渠道,加強與跨國公司、“三類500強”、大型央企、國際咨詢機構等戰略合作,在委托招商、平臺招商上實現更大突破,在社會化招商和全員招商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外資融資租賃、醫療美容、海工裝備等新領域招商,加大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引進力度,落戶更多優質項目。依托駐外孵化基地,實施“飛地招商”,實現區內注冊、駐外研發、產業回流。
持續抓好招才引智,依托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和國際人才港等平臺載體,發揮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等高校院所優勢,以市場化方式精準引才。加快人才公寓建設,謀劃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力爭年內新增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0名、外國高端和專業人才400名。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煙臺開發區搶抓政策機遇,增投入,強后勁,全力以赴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猶如一股股新鮮血液,為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最強音。(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吳兆璐 于洪鵬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