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4日訊 日前,嶗山區自然資源局收到了青島海信信邦置業有限公司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得益于嶗山區推行的項目建設“多測合一”改革,該公司開發建設的麥島居住區改造E區項目住宅西區實現了“交付即辦證”——其395戶業主在房屋交付時就可以進行房產證辦理。
除此之外,中北嶗舊村改造項目二期、北村中學、午山舊村改造項目、華睿越海智能制造工業園等10個項目也是“多測合一”改革的“受益者”。經測算,實行“多測合一”改革后,嶗山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縮短了50%以上。
“建設項目測繪成果質檢合格后,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成果審核、入庫,對比之前規定的20個工作日的審批時限,審查效率大幅提高。”嶗山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王茂霞介紹,今年,嶗山區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多測合一”改革,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規劃竣工測量、不動產測繪、人防面積測量合并為一個綜合性的測繪項目,實現多項測繪成果“同步測繪、同步審核、同步核驗”。通過“多測合一”,嶗山區重構了測繪業務流程,將竣工驗收階段的測繪業務分為單體竣工驗收和綜合竣工驗收階段,將房產實測繪前置到單體竣工驗收階段完成,極大縮減了審批時限,提高了審批效率。
同時,嶗山區在“多測合一”工作機制基礎上,著力推行竣工規劃核實與不動產首次登記同步辦理工作機制,建設項目在手續齊全,且嚴格按照規劃審批、合同約定等實施建設的前提下,可以實現“驗收即辦證”。
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嶗山區打造了“多測合一”線上管理平臺,實現從創建“多測合一”業務到成果并聯審批再到成果共享的全過程一體化線上辦理,變“人跑”為“數據跑”。“平臺通過互聯網對公眾開放,建設單位、測繪單位、業主等均可以登錄平臺,查看通知公告、審查進度、測繪單位考評結果等,通過注冊登記后就可以在網上辦理相關業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平臺已注冊測繪單位25家,受理項目35個,受理審查的測繪成果200余萬平方米,其中10個項目已完成成果審核。
“多測合一”還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中的重復測繪問題。之前,工程建設項目各項測繪業務因標準不一、格式不一,政府部門間測繪成果不互認、不共享,建設單位需要分別委托多家測繪單位才能滿足多個部門測繪要求。實施“多測合一”后,隨著數據標準和成果格式要求的規范,多項測繪合并成一項綜合性的測繪業務,一次性形成同時滿足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土地綜合核驗及不動產登記需要的測繪成果資料,真正實現“多測合一”成果“一次委托、一次測繪、并聯審批”。
為全方位確保“多測合一”成果質量,嶗山區引入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多測合一”成果實施事中事后監管。嶗山區允許符合“多測合一”資格條件的單位在完成測繪中介機構名錄注冊,審核通過后進入“多測合一”市場開展業務,完全放開“多測合一”測繪市場。同時,制定了“多測合一”測繪中介服務機構管理評價標準,確保“多測合一”市場改革有序推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實習生 徐鋒 通訊員 孫俊杰)
責任編輯:劉麗娜